|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20页 |
| 1.1 论文选题背景 | 第8-13页 |
| 1.1.1 节能减排与绿色制造发展战略 | 第8-10页 |
| 1.1.2 机床行业节能降耗需求 | 第10-12页 |
| 1.1.3 制齿机床节能降耗及能效研究需求 | 第12-13页 |
| 1.2 本文研究领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 1.2.1 制齿机床服役过程的能效特点与模型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2.2 制齿机床服役过程的能效要素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1.3 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 1.4 论文研究内容的体系结构 | 第18-19页 |
| 1.5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2 制齿机床服役过程能效特点及能效关键要素分析 | 第20-34页 |
| 2.1 制齿机床服役过程的能效特点 | 第20-26页 |
| 2.1.1 制齿机床服役过程能效特点概述 | 第20-22页 |
| 2.1.2 制齿机床服役过程特有的能效特点 | 第22-26页 |
| 2.2 制齿机床服役过程能效关键要素分析 | 第26-32页 |
| 2.2.1 机床服役过程的能效要素概述 | 第26-29页 |
| 2.2.2 制齿机床服役过程能效关键要素及其获取难点 | 第29-32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 3 制齿机床服役过程的空载功率函数及获取方法 | 第34-46页 |
| 3.1 制齿机床服役过程的空载功率概述 | 第34-35页 |
| 3.2 制齿机床服役过程的空载功率函数 | 第35-40页 |
| 3.2.1 制齿机床服役过程刀具轴的空载功率函数 | 第36-39页 |
| 3.2.2 制齿机床服役过程工件轴的空载功率函数 | 第39-40页 |
| 3.3 制齿机床服役过程的空载功率函数获取方法 | 第40-42页 |
| 3.4 实验验证 | 第42-44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6页 |
| 4 制齿机床服役过程的载荷损耗函数及获取方法 | 第46-62页 |
| 4.1 制齿机床服役过程的载荷损耗概述 | 第46-47页 |
| 4.2 制齿机床服役过程的载荷损耗函数 | 第47-53页 |
| 4.2.1 制齿机床服役过程刀具轴的载荷损耗函数 | 第47-50页 |
| 4.2.2 制齿机床服役过程工件轴的载荷损耗函数 | 第50-53页 |
| 4.3 制齿机床服役过程的载荷损耗函数获取方法 | 第53-56页 |
| 4.3.1 制齿机床刀具轴载荷损耗系数的计算 | 第53-54页 |
| 4.3.2 制齿机床工件轴载荷损耗系数的计算 | 第54-55页 |
| 4.3.3 制齿机床服役过程载荷损耗函数的获取 | 第55-56页 |
| 4.4 实验验证 | 第56-60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5 制齿机床服役过程的有效能量模型及有效能量获取方法 | 第62-72页 |
| 5.1 制齿机床服役过程的有效能量概述 | 第62-63页 |
| 5.2 制齿机床服役过程的有效能量模型 | 第63-66页 |
| 5.2.1 制齿机床服役过程的有效功率组成 | 第63-64页 |
| 5.2.2 制齿机床服役过程的有效能量模型 | 第64-66页 |
| 5.3 制齿机床服役过程的有效能量获取方法 | 第66页 |
| 5.4 实验验证 | 第66-70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 6.1 全文总结 | 第72页 |
| 6.2 工作展望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 附录 | 第82页 |
|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目录 | 第82页 |
| B 攻读硕士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82页 |
| C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