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2、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页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15-16页 |
1、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2、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1、创新之处 | 第16页 |
2、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一、中国传统家风家训与核心价值观 | 第17-25页 |
(一)中国传统家风家训概述 | 第17-21页 |
1、内涵 | 第17页 |
2、形成与演进 | 第17-19页 |
3、中国传统家风家训的功能 | 第19-21页 |
(二)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 第21-23页 |
1、价值观 | 第21页 |
2、核心价值观 | 第21-22页 |
3、核心价值观的功能 | 第22-23页 |
(三)中国传统家风家训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 第23-25页 |
1、价值承载 | 第23页 |
2、价值传承 | 第23-25页 |
二、中国传统家风家训核心价值观传承的特点及优势 | 第25-31页 |
(一)中国传统家风家训核心价值观传承的特点 | 第25-27页 |
1、家国同构 | 第25-26页 |
2、融入生活 | 第26页 |
3、规约具体 | 第26-27页 |
4、代际传承 | 第27页 |
(二)中国传统家风家训核心价值观传承的优势 | 第27-31页 |
1、家庭教育与社会氛围相统一 | 第27-28页 |
2、文字形式与核心价值相统一 | 第28-29页 |
3、前辈榜样与身体力行相统一 | 第29-31页 |
三、中国传统家风家训核心价值观传承实例分析 | 第31-40页 |
(一)陕西大氏族传统家风家训核心价值观传承概述 | 第31-35页 |
1、岚皋杜氏 | 第31-32页 |
2、白河黄氏 | 第32页 |
3、眉县张载 | 第32-33页 |
4、韩城党家村 | 第33-34页 |
5、潼关杨震 | 第34页 |
6、汉阴沈氏 | 第34-35页 |
(二)陕西大氏族传统家风家训核心价值观传承的基本特征 | 第35-40页 |
1、心口相传:树立学习榜样 | 第35-36页 |
2、立规立约:规范品行道德 | 第36-37页 |
3、恩威并施:设立奖惩机制 | 第37页 |
4、内容全面:涵盖核心价值 | 第37-40页 |
四、中国传统家风家训核心价值观传承的时代价值 | 第40-47页 |
(一)新时代核心价值观培育传承的主题 | 第40-42页 |
1、核心任务:培育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40-41页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传承的问题 | 第41-42页 |
(二)中国传统家风家训核心价值观传承的现实意义 | 第42-44页 |
1、核心价值指引 | 第42-43页 |
2、实践模式借鉴 | 第43页 |
3、思想资源创新 | 第43-44页 |
(三)新时代家风家训建设培育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44-47页 |
1、重视家庭教育,夯新时代家风家训建设之基 | 第44-45页 |
2、创新宣传渠道,扩新时代家风家训建设之路 | 第45-46页 |
3、树立历史典范,扬新时代家风家训建设之旗 | 第46-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