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基于一体式两相厌氧-PACT好氧组合工艺的工业废水处理特性研究

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4页
论文创新点第15-1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40页
    1.1 前言第16-17页
    1.2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第17-21页
        1.2.1 工业废水概况第17-18页
        1.2.2 预处理技术第18-20页
        1.2.3 生物处理技术第20-21页
    1.3 两相厌氧-好氧生物强化技术的研究现状第21-25页
        1.3.1 两相厌氧技术第21-23页
        1.3.2 好氧生物强化技术第23-25页
    1.4 工业废水生物处理中溶解性有机物研究现状第25-28页
        1.4.1 溶解性有机物第25页
        1.4.2 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第25-28页
    1.5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第28-30页
    1.6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第30-33页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0页
        1.6.2 研究内容第30-31页
        1.6.3 研究技术路线第31-33页
    参考文献第33-40页
第二章 一体式两相厌氧反应器的开发与处理效果研究第40-64页
    2.1 引言第40页
    2.2 实验部分第40-46页
        2.2.1 装置与方法第40-44页
        2.2.2 水样与污泥第44-45页
        2.2.3 分析方法第45-46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46-61页
        2.3.1 反应器启动与HRT确定第46-47页
        2.3.2 反应器运行方式与处理效果第47-50页
        2.3.3 甲苯对厌氧系统的影响第50-56页
        2.3.4 金属离子Ni~(2+)对厌氧系统的影响第56-61页
    2.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第三章 生物活性炭(PACT)强化好氧工艺研究第64-88页
    3.1 引言第64-65页
    3.2 实验部分第65-68页
        3.2.1 装置和方法第65-67页
        3.2.2 水样与污泥第67-68页
        3.2.3 分析方法第6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8-84页
        3.3.1 生物强化填料的选择第68-72页
        3.3.2 吸附和生物降解性能第72-74页
        3.3.3 废水降解动力学研究第74-77页
        3.3.4 反应动力学曲线拟合第77-82页
        3.3.5 污泥及活性炭表观特征分析第82-83页
        3.3.6 降解机理与模型第83-84页
    3.4 本章小结第84-86页
    参考文献第86-88页
第四章 工业废水厌氧和好氧处理中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特性研究第88-113页
    4.1 引言第88页
    4.2 实验部分第88-93页
        4.2.1 装置与方法第88-89页
        4.2.2 水样与污泥第89页
        4.2.3 分析方法第89-9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93-110页
        4.3.1 厌氧出水中的有机物特性第93-97页
        4.3.2 不同甲苯浓度对厌氧系统SMP产出特性影响第97-101页
        4.3.3 不同Ni~(2+)浓度对厌氧系统SMP产出特性影响第101-107页
        4.3.4 好氧出水中的有机物特性第107-110页
    4.4 本章小结第110-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3页
第五章 一体式两相厌氧-PACT好氧组合工艺处理实际工业废水及工程示范第113-131页
    5.1 引言第113页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13-116页
        5.2.1 装置与方法第113-114页
        5.2.2 水样与污泥第114-115页
        5.2.3 分析方法第115-116页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16-125页
        5.3.1 常规指标的去除效果第116-118页
        5.3.2 微生物镜检与SEM扫描第118-119页
        5.3.3 系统出水中有机物特性分析第119-125页
    5.4 工程示范第125-129页
        5.4.1 示范工程概述第125-126页
        5.4.2 厌氧和好氧工艺改造前后COD处理效果第126-128页
        5.4.3 示范工程现场图片第128页
        5.4.4 厌氧和好氧工艺增加的运行成本第128-129页
    5.5 本章小结第129-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31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31-133页
    6.1 总结第131-132页
    6.2 展望第132-133页
附录 英文缩写及中文对照第133-134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第134-136页
致谢第136-138页

论文共13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光纤光栅准分布式大型发电机定子绕组测温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冷热处理对CuZrAgAl大块非晶组织及其性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