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缩略词 | 第9-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1 动物细胞网格蛋白介导内吞与外吐的作用机理 | 第13-15页 |
1.1 动物细胞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 | 第13-14页 |
1.2 动物细胞网格蛋白介导的外吐 | 第14-15页 |
2 植物网格蛋白及其介导的内吞途径 | 第15-19页 |
2.1 植物网格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 第15-16页 |
2.2 接头蛋白复合体AP-2和TPC的结构和功能 | 第16-17页 |
2.3 植物细胞网格蛋白介导内吞调控机制 | 第17-19页 |
3 植物细胞的外吐途径及其调控机制 | 第19-21页 |
3.1 植物细胞外吐途径 | 第19-20页 |
3.2 植物细胞外吐的调控机制 | 第20-21页 |
4 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与外吐的耦合调控机制 | 第21-23页 |
5 展望 | 第23-25页 |
6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6-34页 |
1 实验材料和培养条件 | 第26-27页 |
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7页 |
3 实验方法 | 第27-34页 |
3.1 拟南芥人工杂交 | 第27-28页 |
3.2 拟南芥DNA提取 | 第28页 |
3.3 T-DNA突变体纯合体分离与鉴定 | 第28-30页 |
3.4 拟南芥RNA提取 | 第30-31页 |
3.5 cDNA合成 | 第31-32页 |
3.6 抑制剂配置方法与处理方法 | 第32页 |
3.7 amiR-TPLATE和amiR-TML突变体下调的诱导 | 第32页 |
3.8 基于BFA的PIN2-GFP和RCI2A-GFP回收分析 | 第32-33页 |
3.9 植物细胞网格蛋白胞内共定位及定量分析 | 第33页 |
3.10 定位于TGN/EE荧光分子强度的定量分析 | 第33页 |
3.11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及其参数 | 第33-34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4-50页 |
1 植物细胞网格蛋白胞内TGN/EE定位分析 | 第35-39页 |
2 接头蛋白复合体AP-2和TPC亚基功能缺失对质膜蛋白回收的影响 | 第39-42页 |
3 AP-2和TPC亚基功能缺失对分泌途径的影响 | 第42-44页 |
4 CME抑制剂对AP-1介导的分泌途径的影响 | 第44页 |
5 AP-2和TPC亚基功能缺失对AP-1亚基TGN/EE招募的影响 | 第44-47页 |
6 CME抑制剂处理对AP-1亚基TGN/EE招募的影响 | 第47-50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50-54页 |
1 植物网格蛋白的亚细胞定位与生物学功能 | 第50-51页 |
2 接头蛋白AP-2和TPC调控网格蛋白介导的外吐CMX | 第51页 |
3 AP-2和TPC调控网格蛋白和AP-1的TGN/EE招募 | 第51-52页 |
4 CME抑制剂对接头蛋白复合体的可能作用机理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4页 |
附录 | 第64-66页 |
1 主要药品母液配制方法 | 第64页 |
2 培养基 | 第64-65页 |
3 DNA提取液配置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