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轻质混凝土论文

活性粉末混凝土高温热工参数与温度场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7-8页
    1.2 活性粉末混凝土研究现状第8-10页
        1.2.1 配制方面第8页
        1.2.2 常温力学性能方面第8-9页
        1.2.3 热工性能方面第9-10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0-11页
第二章 活性粉末混凝土(RPC)配比优化试验及计算第11-23页
    2.1 引言第11页
    2.2 试验原材料第11-13页
    2.3 试验配合比第13-15页
    2.4 RPC试件制备过程第15页
        2.4.1 投料与搅拌第15页
        2.4.2 试块成型与养护第15页
    2.5 试验方法第15-16页
    2.6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16-19页
        2.6.1 试验现象第16页
        2.6.2 水胶比影响第16-17页
        2.6.3 硅灰掺量影响第17页
        2.6.4 矿渣粉掺量影响第17-18页
        2.6.5 减水剂掺量影响第18页
        2.6.6 钢纤维体积掺量影响第18-19页
        2.6.7 聚丙烯纤维体积掺量影响第19页
    2.7 配合比计算公式第19-22页
    2.8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钢纤维RPC高温热工参数及温度场分析第23-49页
    3.1 引言第23页
    3.2 试验概况第23-24页
        3.2.1 试件制作第23-24页
        3.2.2 试件预处理第24页
    3.3 试验方法第24-28页
        3.3.1 热传导、比热容、热扩散试验第24-27页
        3.3.2 热膨胀试验第27-28页
    3.4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8-35页
        3.4.1 试验现象第28-29页
        3.4.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29-35页
    3.5 热工参数计算公式第35-39页
    3.6 RPC与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的热工参数对比第39-42页
    3.7 高温下RPC温度场研究第42-48页
        3.7.1 试验概况第42页
        3.7.2 温度场基本理论第42-44页
        3.7.3 温度场模拟第44-45页
        3.7.4 温度场结果分析第45-48页
    3.8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四章 混掺纤维RPC高温热工参数及温度场分析第49-69页
    4.1 试验概况第49页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49-55页
        4.2.1 试验现象第49-50页
        4.2.2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50-55页
    4.3 热工参数计算公式第55-59页
    4.4 RPC热工参数与普通混凝土、高强混凝土的对比第59-64页
    4.5 高温下RPC温度场研究第64-68页
        4.5.1 试验概况第64页
        4.5.2 温度场基本原理第64页
        4.5.3 温度场模拟第64-65页
        4.5.4 温度场结果分析第65-68页
    4.6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结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致谢第75-76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历史文化景观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以定州贡院为例
下一篇:液体火箭发动机喷注系统动力学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