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家庭养老的住宅套型可变性分析
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28页 |
1.1 研究概述 | 第19-2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9-20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20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20页 |
1.2 相关研究 | 第20-25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第20-22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第22-24页 |
1.2.3 研究评价与未来展望 | 第24-25页 |
1.3 论文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第25-26页 |
1.4 选题创新点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家庭人口结构相关理论研究 | 第28-34页 |
2.1 家庭生命周期概念引入 | 第28-29页 |
2.2 家庭模式的相关研究 | 第29-30页 |
2.2.1 我国家庭模式的类型及演变 | 第29页 |
2.2.2 家庭模式的演变对居住需求的影响 | 第29-30页 |
2.3 不同代际对居住的需求分析 | 第30-33页 |
2.3.1 生理需求 | 第30-31页 |
2.3.2 心理需求 | 第31-3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SI住宅体系相关研究 | 第34-49页 |
3.1 SI住宅体系的相关概念引入 | 第34-40页 |
3.1.1 基本概念 | 第34-35页 |
3.1.2 SI住宅体系的结构基本形式 | 第35-36页 |
3.1.3 基于SI体系的住宅基本特征分析 | 第36-38页 |
3.1.4 模块化部品设计要点 | 第38-40页 |
3.2 满足不同家庭模式的住宅套型设计方法 | 第40-46页 |
3.2.1 套型设计方法 | 第40-44页 |
3.2.2 适应家庭生命周期需求的套型设计研究 | 第44-46页 |
3.3 SI住宅与家庭养老设计的联系 | 第46-4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家庭养老住宅调查及设计方法分析 | 第49-93页 |
4.1 入户访谈 | 第49-67页 |
4.2 关于家庭养老问题的相关调查 | 第67-74页 |
4.3 国内外养老居住空间相关研究 | 第74-84页 |
4.3.1 欧洲国家 | 第74-75页 |
4.3.2 北美国家 | 第75-76页 |
4.3.3 日本 | 第76-77页 |
4.3.4 案例分析 | 第77-84页 |
4.4 老年住宅的户内套型设计 | 第84-91页 |
4.4.1 基本设计原则 | 第84-89页 |
4.4.2 特殊性设计 | 第89-90页 |
4.4.3 基础装修要点 | 第90-91页 |
4.4.4 典型老年住宅平面分析 | 第9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五章 面向家庭养老的住宅套型可变性策略 | 第93-135页 |
5.1 家庭养老模式下的户内空间设计方法 | 第93-97页 |
5.2 居住空间单元具体设计方法 | 第97-122页 |
5.3 家庭养老住宅套型可变性设计实验 | 第122-133页 |
5.3.1 青年之家 | 第124-127页 |
5.3.2 老年之家 | 第127-13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33-13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35-138页 |
6.1 各章小节 | 第135页 |
6.2 研究成果 | 第135-136页 |
6.3 研究的局限性 | 第136-137页 |
6.4 未来展望 | 第137-138页 |
参考文献 | 第138-140页 |
附录1 | 第140-145页 |
附录2 | 第145-1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152-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