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虚无主义反思
内容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导论:从“上帝死了”到技术时代 | 第11-23页 |
第一节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第二节基本概念界定 | 第13-18页 |
1.2.1技术 | 第13-15页 |
1.2.2虚无主义 | 第15-17页 |
1.2.3技术虚无主义 | 第17-18页 |
第三节主要文献和基本思路 | 第18-23页 |
1.3.1主要文献 | 第18-20页 |
1.3.2基本思路 | 第20-23页 |
第二章技术与人:相互构建 | 第23-38页 |
第一节超越二元论 | 第23-26页 |
第二节技术价值论 | 第26-31页 |
2.2.1效率原则 | 第26-28页 |
2.2.2数量化 | 第28-29页 |
2.2.3后人类理想 | 第29-30页 |
2.2.4技术价值的虚无性 | 第30-31页 |
第三节虚无自主论 | 第31-38页 |
2.3.1技术理想国 | 第32-35页 |
2.3.2虚拟自我 | 第35-38页 |
第三章走向虚无 | 第38-45页 |
第一节生存的重担 | 第38-39页 |
第二节部分意义论检讨 | 第39-42页 |
第三节更深的虚无:时代症候 | 第42-45页 |
第四章出路:技术世界与生命价值 | 第45-58页 |
第一节海德格尔与“技术的转向” | 第45-46页 |
第二节德雷福斯与“边缘性的文化实践” | 第46-49页 |
第三节格茨与“积极的技术虚无主义” | 第49-53页 |
第四节捍卫生命价值 | 第53-58页 |
结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