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7-4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7-18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2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21-34页 |
1.3.1 低碳技术创新相关研究 | 第21-28页 |
1.3.2 研发网络相关研究 | 第28-33页 |
1.3.3 文献评述 | 第33-34页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34-4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34-3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36-40页 |
第2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40-68页 |
2.1 低碳能源技术的内涵、外延与特征界定 | 第40-43页 |
2.1.1 低碳能源技术的内涵界定 | 第40-41页 |
2.1.2 低碳能源技术的外延界定 | 第41-42页 |
2.1.3 低碳能源技术的特征界定 | 第42-43页 |
2.2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构成分析 | 第43-49页 |
2.2.1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行动者 | 第44-45页 |
2.2.2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关系模式 | 第45-49页 |
2.2.3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特征 | 第49页 |
2.3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的理论视角剖析 | 第49-59页 |
2.3.1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生成的理论基础 | 第49-52页 |
2.3.2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演化的理论基础 | 第52-54页 |
2.3.3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效应的理论基础 | 第54-59页 |
2.4 研发网络的社会网络结构特征界定 | 第59-65页 |
2.4.1 社会网络分析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 第59-61页 |
2.4.2 研发网络的社会网络结构特征 | 第61-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8页 |
第3章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的生成机制研究 | 第68-90页 |
3.1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的复杂适应系统分析 | 第68-73页 |
3.1.1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的复杂适应系统特性 | 第68-70页 |
3.1.2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的复杂适应系统机制 | 第70-72页 |
3.1.3 Agent建模仿真在复杂适应系统中的应用 | 第72-73页 |
3.2 基于AGENT的研发网络生成模型 | 第73-78页 |
3.2.1 研发投入规则 | 第73-74页 |
3.2.2 知识吸收规则 | 第74-76页 |
3.2.3 知识生成规则 | 第76页 |
3.2.4 创新与利润生成规则 | 第76-78页 |
3.3 Matlab仿真分析 | 第78-88页 |
3.3.1 优化规则 | 第78-79页 |
3.3.2 仿真过程 | 第79-82页 |
3.3.3 仿真结果 | 第82-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90页 |
第4章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的演化分析 | 第90-116页 |
4.1 研发网络的构建 | 第90-97页 |
4.1.1 数据来源 | 第90-91页 |
4.1.2 数据整理与样本统计 | 第91-95页 |
4.1.3 研发网络的构建方法 | 第95-96页 |
4.1.4 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的运用 | 第96-97页 |
4.2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的演化分析 | 第97-115页 |
4.2.1 网络整体结构的演化 | 第97-101页 |
4.2.2 网络行动者位置的演化 | 第101-112页 |
4.2.3 网络合作伙伴关系的演化 | 第112-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6页 |
第5章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结构效应的机理分析 | 第116-128页 |
5.1 网络整体特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第116-118页 |
5.1.1 网络密度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假设 | 第116-117页 |
5.1.2 网络集聚系数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假设 | 第117-118页 |
5.2 行动者位置特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第118-119页 |
5.2.1 度数中心度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假设 | 第118-119页 |
5.2.2 中间中心度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假设 | 第119页 |
5.3 合作伙伴关系特征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第119-121页 |
5.3.1 关系强度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假设 | 第119-120页 |
5.3.2 技术距离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假设 | 第120-121页 |
5.4 三者交互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 第121-126页 |
5.4.1 网络整体特征与行动者位置特征交互的研究假设 | 第121-123页 |
5.4.2 网络整体特征与合作伙伴关系特征交互的研究假设 | 第123-125页 |
5.4.3 行动者位置特征与合作伙伴关系特征交互的研究假设 | 第125-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126-128页 |
第6章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结构效应的实证检验 | 第128-158页 |
6.1 样本选取与变量测度 | 第128-137页 |
6.1.1 样本选取 | 第128-129页 |
6.1.2 探索式创新与利用式创新的测度 | 第129-130页 |
6.1.3 网络特征变量的测度 | 第130-132页 |
6.1.4 控制变量的测度 | 第132-134页 |
6.1.5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 第134-137页 |
6.2 模型的选取与设定 | 第137-140页 |
6.2.1 模型选取 | 第137页 |
6.2.2 模型设定 | 第137-140页 |
6.3 网络特征独立效应的实证检验 | 第140-142页 |
6.3.1 网络整体特征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结果 | 第140-141页 |
6.3.2 行动者位置特征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结果 | 第141-142页 |
6.3.3 合作伙伴关系特征对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结果 | 第142页 |
6.4 网络特征交互效应的实证检验 | 第142-156页 |
6.4.1 网络整体特征与行动者位置特征交互效应的实证结果 | 第143-144页 |
6.4.2 网络整体特征与合作伙伴关系特征交互效应的实证结果 | 第144-145页 |
6.4.3 行动者位置特征与合作伙伴关系特征交互效应的实证结果 | 第145-150页 |
6.4.4 稳健性检验 | 第150-154页 |
6.4.5 实证分析结果讨论 | 第154-156页 |
本章小结 | 第156-158页 |
第7章 低碳能源技术研发网络效应提升的启示建议 | 第158-173页 |
7.1 企业网络策略与技术创新的耦合分析 | 第158-163页 |
7.2 政府网络治理与技术创新的耦合分析 | 第163-167页 |
7.3 管理启示与政策建议 | 第167-172页 |
7.3.1 管理启示 | 第167-170页 |
7.3.2 政策建议 | 第170-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172-173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73-178页 |
8.1 全文总结 | 第173-175页 |
8.2 主要创新点 | 第175-177页 |
8.3 研究展望 | 第177-178页 |
致谢 | 第178-179页 |
参考文献 | 第179-198页 |
附录 | 第198-232页 |
附录1 LCET-CN生成机制建模的Matlab程序 | 第198-221页 |
附录2 低碳能源技术专利代码列表 | 第221-223页 |
附录3 关键变量生成程序代码 | 第223-232页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2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