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 | 第11-14页 |
三、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一章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思想资源及其形成 | 第16-27页 |
第一节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思想资源 | 第16-21页 |
一、卢梭和维科历史观的启示 | 第16-18页 |
二、空想社会主义历史观的启示 | 第18-19页 |
三、黑格尔历史辩证法的启示 | 第19-21页 |
第二节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思想的形成 | 第21-27页 |
一、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 | 第21-22页 |
二、对黑格尔历史辩证法的批判 | 第22-27页 |
第二章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特点 | 第27-36页 |
第一节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27-31页 |
一、历史主体的辩证法 | 第27-28页 |
二、历史过程的辩证法 | 第28-30页 |
三、社会形态演进的辩证法 | 第30-31页 |
第二节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特点 | 第31-36页 |
一、人的发展和历史发展的统一性 | 第31-33页 |
二、自然的历史和历史的自然的统一性 | 第33-34页 |
三、历史发展的受动性和能动性的统一性 | 第34-36页 |
第三章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当代回响和价值 | 第36-45页 |
第一节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当代回响 | 第36-39页 |
一、当代西方学界对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解读 | 第36-38页 |
二、当代中国学界对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解读 | 第38-39页 |
第二节 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当代价值 | 第39-45页 |
一、理论价值 | 第39-41页 |
二、实践价值 | 第41-45页 |
结束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