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2页 |
1.1.1 社会对中职教育的关注和重视 | 第10页 |
1.1.2 当前大中专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10-12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 第12-13页 |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1.2.2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1.3 论文的结构 | 第13-16页 |
第二章 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概述 | 第16-21页 |
2.1 系统科学的概念 | 第16页 |
2.2 系统整体性原理 | 第16-17页 |
2.3 系统层次性原理 | 第17页 |
2.4 系统的开放性原理 | 第17-18页 |
2.5 系统科学具有的共同特征 | 第18-20页 |
2.5.1 中职学校数学教育的现状 | 第18-19页 |
2.5.2 大专院校数学教育的现状 | 第19-20页 |
2.6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系统理论的观念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大中专学生数学能力与教学内容系统分析 | 第21-32页 |
3.1 试题构成与说明 | 第21-22页 |
3.1.1 试题构成 | 第21页 |
3.1.2 试题说明 | 第21-22页 |
3.2 统计分析 | 第22-29页 |
3.2.1 成绩统计 | 第22-26页 |
3.2.2 阅卷分析 | 第26-27页 |
3.2.3 学习态度分析 | 第27页 |
3.2.4 学生数学基础分析 | 第27-28页 |
3.2.5 学生数学学习心理分析 | 第28-29页 |
3.3 学生在中专阶段要求掌握数学知识 | 第29-30页 |
3.4 大专阶段学习内容与具备数学能力 | 第30-32页 |
第四章 数学能力系统培养的方法与目标 | 第32-39页 |
4.1 教师对中专学生数学授课现状分析 | 第32页 |
4.1.1 中专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32页 |
4.1.2 学生对中专数学的认知度 | 第32页 |
4.2 系统整体特性下修改中专数学教学的授课内容与教学手段 | 第32-35页 |
4.2.1 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注重整体观念的教法 | 第32-33页 |
4.2.2 数学知识层次结构图在教学中的运用 | 第33-35页 |
4.2.3 授课过程中应具有开放性特点 | 第35页 |
4.2.4 用整体性原则指导学生进行复习 | 第35页 |
4.3 确定中专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目标 | 第35-37页 |
4.3.1 中专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 | 第35-36页 |
4.3.2 中专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 第36页 |
4.3.3 中专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 第36-37页 |
4.3.4 中专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 第37页 |
4.4 确定本校中专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目标 | 第37-39页 |
4.4.1 确定本校中专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目标 | 第37页 |
4.4.2 确定本校中专学生掌握能力目标 | 第37-39页 |
第五章 系统化的数学能力培养模式下取得的成效 | 第39-44页 |
5.1 形成了“适合中专学生”的数学教学模式 | 第39-40页 |
5.1.1 形成了“适合中专学生”的数学教学模式 | 第39页 |
5.1.2 修订了分层的教学计划 | 第39页 |
5.1.3 制定了分层的重点与侧重点 | 第39-40页 |
5.1.4 探索出了培优辅差的路径 | 第40页 |
5.2 提高了学生的大专经济数学的通过率 | 第40-42页 |
5.2.1 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明显增强 | 第40页 |
5.2.2 中职阶段学生学习水平提高 | 第40-42页 |
5.2.3 大专阶段学生学习能力有显著进步 | 第42页 |
5.3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水平的成长 | 第42-44页 |
5.3.1 促进了教师业务能力与理论水平的提高 | 第42-43页 |
5.3.2 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与教学水平的提升 | 第43-44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4-46页 |
6.1 研究内容与结论 | 第44页 |
6.1.1 数学课程教与学现状 | 第44页 |
6.1.2 大中专数学教学内容相结合优化的思路 | 第44页 |
6.2 教师在数学授课过程中应采用那些具体措施 | 第44页 |
6.3 教师培养学生的具体目标 | 第44页 |
6.4 加强教学过程中各个知识点的检查,建立学习学习成绩的评价体系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