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市场论文

上证50ETF期权与现货领先滞后关系的研究--基于VAR与VECM模型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3 文献综述第14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4-15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2 研究方法第15页
    1.4 本文创新点第15-17页
第二章 上证50ETF期权影响的理论依据第17-25页
    2.1 上证50ETF期权内涵及影响第17-20页
        2.1.1 定义和合约规模第17-18页
        2.1.2 上证50ETF推出对现货市场的影响第18-19页
        2.1.3 上证50ETF推出对投资者的影响第19-20页
    2.2 上证50ETF期权与现货价格先导关系的理论解释第20-25页
        2.2.1 价格引导的内涵第20-21页
        2.2.2 价格波动引导的计量方法第21页
        2.2.3 上证50ETF期权与现货价格先导的运作原理第21-25页
第三章 变量与实证模型介绍第25-31页
    3.1 变量分析第25-27页
        3.1.1 变量选取第25页
        3.1.2 数据时间频率的选择第25-27页
    3.2 实证模型介绍第27-31页
        3.2.1 平稳性检验第27-28页
        3.2.2 协整检验第28-29页
        3.2.3 VAR模型第29页
        3.2.4 VECM模型第29-30页
        3.2.5 Granger因果检验第30-31页
第四章 上证50ETF期权与50ETF间领先滞后关系的实证分析第31-48页
    4.1 平稳性检验第31-32页
    4.2 协整检验第32-38页
    4.3 VAR模型和VECM模型分析第38-44页
    4.4 GRANGER因果检验第44-48页
第五章 上证50ETF期权与上证50指数间领先滞后关系的实证分析第48-58页
    5.1 平稳性检验第48页
    5.2 协整检验第48-51页
    5.3 VAR模型和VECM模型分析第51-55页
    5.4 GRANGER因果检验第55-58页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第58-65页
    6.1 结论第58-62页
        6.1.1 基本统计描述第58页
        6.1.2 Johansen检验结果第58-59页
        6.1.3 价格波动的领先滞后结果第59-62页
    6.2 建议第62-65页
        6.2.1 上证50ETF期权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资产配置方式第62页
        6.2.2 要求期权做市商有更高的风险管理水平第62-63页
        6.2.3 监管机构需保证期权市场的稳固前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后记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发行折价率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地方政府政策性担保基金运作机制的优化研究--以L开发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