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9-14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 第10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四、主要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五、论文结构 | 第13页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 第13-14页 |
第一章 第37条定罪免刑制度的适用现状及司法困境 | 第14-27页 |
第一节 第37条定罪免刑制度的适用现状 | 第14-17页 |
第二节 第37条定罪免刑制度的司法困境 | 第17-27页 |
一、司法适用标准混乱 | 第18-19页 |
二、第37条中定罪免刑规定与其他免刑条文的界限不清 | 第19-27页 |
第二章 《刑法》第37条定罪免刑制度的基本意蕴 | 第27-40页 |
第一节 《刑法》第37条中定罪免刑规定的独立性分析 | 第27-31页 |
一、肯定说与否定说之争 | 第27-28页 |
二、《刑法》第37条是独立的免刑事由 | 第28-31页 |
第二节 “定罪免刑”规定的解读 | 第31-36页 |
一、“犯罪情节轻微”的司法认定 | 第31-34页 |
二、“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判断维度 | 第34-36页 |
三、“可以免予刑事处罚”的内涵厘定 | 第36页 |
第三节 第37条的外部关系研究 | 第36-40页 |
一、第37条与其他免刑条文的关系 | 第37-38页 |
二、第37条与第5条、第63条的关系 | 第38-40页 |
第三章 第37条定罪免刑制度司法适用模式的构建 | 第40-45页 |
第一节 适用的案件范围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排除适用的若干参考因素 | 第41-43页 |
第三节 规范条文的引用 | 第43-45页 |
一、不具有法定具体免刑事由而作出定罪免刑时的条文引用 | 第43-44页 |
二、具有法定具体免刑事由作出定罪免刑时的条文引用 | 第44页 |
三、适用非刑罚处罚措施时的条文引用 | 第44-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附录 | 第46-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后记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