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8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研究现状第12-16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6-18页
        (一)研究方法第16页
        (二)创新之处第16-18页
第一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的概念第18-26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第18-20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第18-20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第20页
    二、社会责任感的基本理论第20-23页
        (一)责任和责任感第20-22页
        (二)社会责任感第22-23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关系第23-26页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方向第23页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主要内容第23页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责任感互相渗透第23-26页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意义第26-30页
    一、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26-28页
        (一)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发展的保障第26-27页
        (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需要第27页
        (三)增强全民法治观念的要求第27页
        (四)推动网络良好发展的重要保证第27-28页
    二、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第28-30页
        (一)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第28页
        (二)强化大学生责任认知第28-29页
        (三)实现大学生人生价值第29-30页
第三章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原因分析第30-38页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现状第30-33页
        (一)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已取得的成效第30-31页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1-33页
    二、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3-38页
        (一)社会环境的影响第33-34页
        (二)高校教育的失当第34-35页
        (三)家庭教育的弱化第35-36页
        (四)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局限性第36-38页
第四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域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的策略第38-50页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完善社会责任感培育体系第38-43页
        (一)坚持社会责任感培育工作的原则第38-42页
        (二)丰富社会责任感培育的内容第42-43页
    二、构建“四位一体”培育模式第43-50页
        (一)发挥社会教育主导性作用第43-45页
        (二)优化学校教育基本功能第45-47页
        (三)改善家庭教育环境第47-48页
        (四)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第48-50页
结语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致谢第56-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强大学生网络诚信教育研究
下一篇:十二木卡姆在新疆地区的音乐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