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s) | 第11-12页 |
1.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1.1 研究问题的由来 | 第12-13页 |
1.2 氧化应激 | 第13-15页 |
1.2.1 氧化应激的产生及危害 | 第13页 |
1.2.2 肠道氧化损伤 | 第13-14页 |
1.2.3 机体的抗氧化防御体系 | 第14-15页 |
1.3 魔芋甘露低聚糖 | 第15-16页 |
1.4 枯草芽孢杆菌 | 第16-18页 |
2.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3.材料与方法 | 第19-34页 |
3.1 试验材料 | 第19-23页 |
3.1.1 试验菌株、细胞及魔芋甘露低聚糖 | 第19页 |
3.1.2 引物以及相关核苷酸序列 | 第19-20页 |
3.1.3 主要药品、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20-22页 |
3.1.4 主要培养基、缓冲液及其配制 | 第22-23页 |
3.2 Caco-2细胞试验 | 第23-29页 |
3.2.1 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 | 第23页 |
3.2.2 细胞培养 | 第23页 |
3.2.3 细胞总RNA的提取 | 第23-24页 |
3.2.4 反转录(RT-PCR) | 第24页 |
3.2.5 荧光定量PCR(Q-PCR) | 第24-25页 |
3.2.6 蛋白水平检测Nrf2基因的的表达 | 第25-28页 |
3.2.7 抗氧化酶含量的测定 | 第28-29页 |
3.3 动物试验 | 第29-34页 |
3.3.1 小鼠LPS损伤模型的建立 | 第29-30页 |
3.3.2 样品采集 | 第30页 |
3.3.3 血清和肝脏氧化应激指标检测 | 第30-31页 |
3.3.4 回肠组织HE染色 | 第31页 |
3.3.5 肠道组织氧化应激和炎症相关基因mRNA水平的检测 | 第31-33页 |
3.3.6 westernblot法检测小鼠肠道SOD2和Clauding-1蛋白的表达 | 第33-34页 |
4.结果与分析 | 第34-48页 |
4.1 LPS诱导Caco-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构建 | 第34-36页 |
4.1.1 引起Caco-2细胞氧化应激的最佳作用浓度及时间 | 第34-35页 |
4.1.2 LPS诱导氧化损伤后Nrf2及下游抗氧化基因的表达变化 | 第35-36页 |
4.2 KMOS对Caco-2细胞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 | 第36-37页 |
4.3 枯草芽孢杆菌对Caco-2细胞氧化损伤的修复作用 | 第37-39页 |
4.4 寡糖与益生菌联合添加对Caco-2细胞氧化损伤的修复 | 第39-42页 |
4.5 魔芋甘露低聚糖和枯草芽孢杆菌对LPS诱导小鼠损伤模型的防护作用 | 第42-48页 |
4.5.1 小鼠肝脏氧化应激标志物的检测与分析 | 第42页 |
4.5.2 小鼠血清中MDA的检测 | 第42-43页 |
4.5.3 小鼠回肠HE染色结果 | 第43-44页 |
4.5.4 寡糖及益生菌对小鼠肠道炎性损伤的防护作用 | 第44-45页 |
4.5.5 寡糖及益生菌对小鼠肠道氧化损伤的防护作用 | 第45-47页 |
4.5.6 寡糖和益生菌对LPS诱导小鼠肠道紧密连接蛋白损伤的防护作用 | 第47-48页 |
5.讨论 | 第48-53页 |
5.1 LPS诱导的Caco-2细胞氧化损伤 | 第49-50页 |
5.2 枯草芽孢杆菌与魔芋甘露低聚糖对Caco-2细胞氧化损伤的修复 | 第50-51页 |
5.3 枯草芽孢杆菌和寡糖对LPS诱导小鼠损伤模型的防护作用 | 第51-53页 |
6.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