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课题提出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地基与筏板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国内外有侧限地基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5-17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2章 有侧限地基与筏板基础相互作用机理 | 第17-23页 |
2.1 有侧限地基 | 第17-20页 |
2.1.1 有侧限地基组成 | 第17-18页 |
2.1.2 有侧限体单元分析 | 第18-20页 |
2.2 筏板基础刚度影响 | 第20-22页 |
2.2.1 天然地基上的筏板基础 | 第20-21页 |
2.2.2 有侧限地基上的筏板基础 | 第21-22页 |
2.3 有侧限地基刚度影响 | 第22-23页 |
第3章 单元有侧限地基与筏板相互作用室内试验研究及分析 | 第23-39页 |
3.1 引言 | 第23页 |
3.2 相似比例 | 第23页 |
3.3 室内模型试验 | 第23-28页 |
3.3.1 试验准备 | 第23-27页 |
3.3.2 试验装置 | 第27页 |
3.3.3 试验加载 | 第27-28页 |
3.3.4 试验步骤 | 第28页 |
3.4 试验结果 | 第28-37页 |
3.4.1 上部荷载逐次施加荷载影响 | 第28-32页 |
3.4.2 筏板厚度影响 | 第32-35页 |
3.4.3 筏板强度影响 | 第35-3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4章 单元有侧限地基与筏板相互作用数值模拟及分析 | 第39-45页 |
4.1 单元数值模拟 | 第39-41页 |
4.1.1 单元模型建立 | 第39-41页 |
4.1.2 加载及网格划分 | 第41页 |
4.1.3 求解 | 第41页 |
4.2 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4.2.1 筏板厚度影响 | 第41-42页 |
4.2.2 筏板强度影响 | 第42-43页 |
4.3 室内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第43-4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整体有侧限地基与筏板相互作用数值模拟及分析 | 第45-71页 |
5.1 引言 | 第45页 |
5.2 工程概况与模型建立 | 第45-49页 |
5.2.1 工程概况 | 第45-47页 |
5.2.2 工程地质条件 | 第47-48页 |
5.2.3 建模假定条件 | 第48页 |
5.2.4 模型计算范围及边界条件 | 第48-49页 |
5.3 整体模拟结果分析 | 第49-69页 |
5.3.1 上部结构逐层施工效应 | 第49-56页 |
5.3.2 有侧限地基上不同筏板厚度影响 | 第56-63页 |
5.3.3 有侧限地基上不同筏板强度影响 | 第63-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6章 工程实例验证 | 第71-81页 |
6.1 工程设计简介 | 第71页 |
6.2 工程监测内容 | 第71-72页 |
6.3 试验设备及元件布置 | 第72-73页 |
6.3.1 监测设备 | 第72页 |
6.3.2 土压力盒埋设 | 第72-73页 |
6.4 监测结果分析 | 第73-78页 |
6.4.1 沉降监测 | 第73-77页 |
6.4.2 筏板基底反力 | 第77-78页 |
6.5 静载荷监测结果与整体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 第78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78-81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7.1 结论 | 第81-82页 |
7.2 展望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