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原子能技术论文--受控热核反应(聚变反应理论及实验装置)论文--热核装置论文--磁约束装置论文--闭合等离子体装置论文

EAST电子回旋辐射成像系统研制与芯部MHD行为实验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6页
第一章 MHD不稳定性与锯齿重联研究背景第16-36页
    1.1 托卡马克MHD不稳定性理论基础第16-25页
        1.1.1 扭曲模第18-21页
        1.1.2 撕裂模第21-25页
    1.2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锯齿振荡第25-36页
        1.2.1 锯齿振荡主要理论模型第26-33页
        1.2.2 锯齿崩塌模型中几个争论的热点问题第33-36页
第二章 电子回旋辐射诊断系统原理第36-55页
    2.1 电子回旋辐射计(ECE)基本原理第36-39页
    2.2 电子回旋辐射成像诊断系统(ECE Imaging)基本原理第39-41页
    2.3 高温等离子体电子回旋辐射输运与光学厚度第41-53页
        2.3.1 等离子体电子回旋辐射第41-44页
        2.3.2 空间缓变磁场中,等离子体电子回旋辐射光学厚度第44-51页
        2.3.3 光学厚度对辐射功率的影响第51-53页
    2.4 混频器在超外差测量系统中的应用第53-55页
第三章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第55-62页
    3.1 谱分析方法第55-59页
        3.1.1 短时Fourier谱分析第55-56页
        3.1.2 互相关谱分析第56-57页
        3.1.3 双谱分析第57-59页
    3.2 二维电子温度涨落成像分析技术第59-62页
        3.2.1 ECEI测量位置第59-60页
        3.2.2 电子温度涨落成像分析第60-62页
第四章 EAST托卡马克二维电子回旋辐射成像诊断系统(ECE Imaging)第62-106页
    4.1 EAST-ECEI系统硬件的设计第62-67页
        4.1.1 EAST-ECEI工作环境分析第62-64页
        4.1.2 EAST-ECEI可行性研究第64-65页
        4.1.3 EAST-ECEI系统技术指标第65-67页
    4.2 前端准光学成像系统研制第67-73页
        4.2.1 前端准光学成像系统设计第67-70页
        4.2.2 ECEI前端准光学成像系统测试第70-73页
    4.3 探测器与外差混频阵列研制第73-78页
    4.4 前端信号处理电子学系统研制第78-93页
        4.4.1 前端信号处理电子学系统设计第78-80页
        4.4.2 前端信号处理电子学系统测试第80-89页
        4.4.3 前端信号处理电子学系统集成第89-92页
        4.4.4 信号采集系统与网络第92-93页
    4.5 电子回旋辐射成像仿真设计第93-106页
        4.5.1 毫米波探测器(贴片式双偶极子天线)仿真设计第93-96页
        4.5.2 频率选择表面仿真设计第96-106页
第五章 EAST托卡马克锯齿重联实验研究第106-130页
    5.1 锯齿崩塌环向螺旋三维不对称性第106-115页
    5.2 L-H转换前后,锯齿崩塌过程先兆模旋转方向变化第115-123页
    5.3 多崩塌开口锯齿崩塌行为特征第123-126页
    5.4 离子回旋加热沉积位置测量第126-130页
第六章 EAST托卡马克电流启动期间MHD现象实验研究第130-148页
    6.1 电流启动期间多撕裂模结构第130-136页
    6.2 电流启动期间MHD模环向耦合第136-143页
    6.3 等离子体电流启动期间锯齿崩塌特征第143-147页
    本章小结第147-148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148-151页
    7.1 总结第148-150页
    7.2 未来工作展望第150-151页
致谢第151-153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第153-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鼠源重组UBC13通过NF-κB信号通路抑制炎症因子释放机制研究
下一篇:金刚石微机械零件复印制备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