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综述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6-20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6-18页 |
·研究范围的界定 | 第18-20页 |
·研究内容、方法及主要创新 | 第20-23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主要创新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介绍 | 第23-28页 |
·高等教育投资理论 | 第23-25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23页 |
·准公共产品理论 | 第23-24页 |
·成本分担理论 | 第24-25页 |
·政府绩效评估理论 | 第25-26页 |
·政府绩效评估的含义 | 第25页 |
·政府绩效评估的3E标准 | 第25-26页 |
·人才市场化理论 | 第26-28页 |
·人才市场 | 第26-27页 |
·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 | 第27-28页 |
第三章 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现状分析 | 第28-39页 |
·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现状 | 第29-36页 |
·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现状 | 第29-32页 |
·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现状 | 第32-36页 |
·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存在的问题 | 第36-39页 |
·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总量不足,地方高校过分依赖事业收入 | 第36-37页 |
·高等教育经费结构失衡,多元化投资体系有待完善 | 第37页 |
·政府拨款地区差异显著,两极分化严重 | 第37-39页 |
第四章 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行为分析 | 第39-50页 |
·转型时期我国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 | 第39-40页 |
·地方政府的财政支付能力与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 第40-43页 |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分析 | 第40-41页 |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分析 | 第41-43页 |
·各方利益博弈下,地方政府投资的"理性"决策 | 第43-47页 |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以及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博弈 | 第44-46页 |
·地方政府投资的"理性"行为 | 第46-47页 |
·地方政府投资"理性"下的高等教育财政投入 | 第47页 |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的局限 | 第47-50页 |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 第48-49页 |
·地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评估指标的缺失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市场机制下人才流动对地方政府高等教育投入的影响 | 第50-59页 |
·市场机制下我国人才流动的形成与特点 | 第50-53页 |
·人才流动的形成 | 第50-51页 |
·我国人才流动的特点 | 第51-53页 |
·人才在市场流动的"理性"分析 | 第53-55页 |
·影响人才"理性"流动的主要因素 | 第53-54页 |
·人才流动的"理性"决策 | 第54-55页 |
·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与产出的非均衡发展及其影响 | 第55-59页 |
·人才流动与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收益 | 第55-57页 |
·高等教育投资收益非均衡决定地方政府投入不足 | 第57-59页 |
第六章 对策 | 第59-65页 |
·加大高等教育投入立法,完善地方财政投入监管和约束机制 | 第59-60页 |
·加大高等教育投入立法 | 第59-60页 |
·完善地方财政投入监管和约束机制 | 第60页 |
·建立科学拨款标准,增加地方政府高教投入绩效指标 | 第60-62页 |
·建立科学拨款标准 | 第60-61页 |
·增加地方政府高教投入绩效指标 | 第61-62页 |
·强调地方高校办学特色,迎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 | 第62-63页 |
·突出地方高校办学定位特色 | 第62页 |
·专业结构调整由政府导向转向市场导向 | 第62-63页 |
·加强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合作 | 第63页 |
·提高地方人才引进力度,优化区域人才环境 | 第63-65页 |
·健全区域人才政策环境 | 第63-64页 |
·优化区域人才环境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