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11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0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1-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3.2 本文框架结构图 | 第11-13页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文献综述 | 第14-23页 |
2.1 理论综述 | 第14-17页 |
2.1.1 金融结构理论 | 第14页 |
2.1.2 金融发展理论 | 第14-15页 |
2.1.3 经济结构理论 | 第15-16页 |
2.1.4 协调度相关理论 | 第16-17页 |
2.2 文献综述 | 第17-23页 |
2.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2.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9-23页 |
第三章 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协调度的理论研究 | 第23-29页 |
3.1 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相互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23-25页 |
3.2 二元经济转换视角下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协调度的变化 | 第25-29页 |
第四章 我国城乡经济二元结构转换及金融结构现状描述 | 第29-40页 |
4.1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进程 | 第29页 |
4.2 城乡二元金融结构现状 | 第29-30页 |
4.3 我国城乡金融及经济结构现状对比分析 | 第30-40页 |
第五章 城乡金融结构和经济结构协调度的实证分析 | 第40-64页 |
5.1 城乡金融与城乡经济结构协调度测度 | 第40-46页 |
5.1.1 建立协调度的测度模型 | 第40-41页 |
5.1.2 协调度的测度指标的选取 | 第41-43页 |
5.1.3 我国城乡金融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协调度的测度 | 第43-46页 |
5.1.4 协调度计算结果 | 第46页 |
5.2 影响城乡金融与经济结构协调度的因素分析 | 第46-62页 |
5.2.1 因素分解模型的建立 | 第46-48页 |
5.2.2 各因素对协调度影响程度的测度 | 第48-61页 |
5.2.3 因素分析结果 | 第61-62页 |
5.3 本章总结 | 第62-64页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第64-69页 |
6.1 本文结论 | 第64-65页 |
6.2 政策建议 | 第65-69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4-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