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4页 |
第一章 马克思东方文化思想的生成逻辑 | 第14-21页 |
1.1 “世界历史”思想是马克思东方文化思想的基础 | 第15-16页 |
1.1.1 黑格尔的“世界历史”思想 | 第15-16页 |
1.1.2 马克思对黑格尔“世界历史”思想的扬弃 | 第16页 |
1.2 对印度和中国社会的研究形成了其早期东方文化思想 | 第16-19页 |
1.2.1 对印度社会的研究 | 第17页 |
1.2.2 对中国社会的研究 | 第17-19页 |
1.3 对俄国社会的研究使其东方文化思想产生转变 | 第19-21页 |
1.3.1 对俄国农村公社的研究 | 第19-20页 |
1.3.2 对俄国革命和发展道路的考察 | 第20-21页 |
第二章 马克思东方文化思想的主要内容与影响 | 第21-30页 |
2.1 早期马克思东方文化思想 | 第21-22页 |
2.1.1 经济政治落后的地区文化思想也必然落后 | 第21页 |
2.1.2 东方文化必将从属于西方 | 第21-22页 |
2.2 晚期马克思东方文化思想 | 第22-24页 |
2.2.1 落后国家也可能拥有先进文化 | 第22-23页 |
2.2.2 西方文化给东方社会带来奢靡之风 | 第23页 |
2.2.3 要积极吸取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 | 第23-24页 |
2.2.4 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体 | 第24页 |
2.3 马克思前后两个时期的文化思想比较 | 第24-26页 |
2.3.1 早期全面否定东方文化 | 第24-25页 |
2.3.2 .晚期部分肯定东方文化 | 第25-26页 |
2.4 马克思东方文化思想对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影响和意义 | 第26-30页 |
2.4.1 马克思东方文化思想的积极影响 | 第26-27页 |
2.4.2 马克思东方文化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27-30页 |
第三章 马克思东方文化思想的当代启示 | 第30-40页 |
3.1 警惕“文化虚无主义”,反对“经济决定论” | 第30-32页 |
3.1.1 时刻警惕“文化虚无主义” | 第30-31页 |
3.1.2 坚决反对“经济决定论” | 第31-32页 |
3.2 承认东方文化有其落后性,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 第32-34页 |
3.2.1 正视东方文化的落后性因素 | 第32-33页 |
3.2.2 正确对待自身的传统文化 | 第33-34页 |
3.3 以人为出发点和目的,做到文化发展“以人为本” | 第34-35页 |
3.3.1 文化建设不能忽视人民群众的地位 | 第34页 |
3.3.2 文化建设以谋求最广大人民利益为落脚点 | 第34-35页 |
3.4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第35-40页 |
3.4.1 以文化自觉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 第37-38页 |
3.4.3 结合本国国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