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17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7-18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8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5页 |
1.3.1 国内无障碍设计理论与实践 | 第20-23页 |
1.3.1.1 国内无障碍政策法规与科研 | 第20-22页 |
1.3.1.2 国内无障碍设计实践 | 第22-23页 |
1.3.2 国外无障碍设计理论与实践 | 第23-25页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1.4.1 文献研究法 | 第25页 |
1.4.2 案例分析法 | 第25页 |
1.4.3 实地调研法 | 第25-26页 |
1.4.4 综合研究法 | 第26页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6-28页 |
1.5.1 无障碍设计 | 第26页 |
1.5.2 通用设计(UniversalDesign) | 第26-27页 |
1.5.3 包容性设计(InclusiveDesign) | 第27-28页 |
1.6 论文技术路线图 | 第28-29页 |
第二章 无障碍设计相关概念理论 | 第29-41页 |
2.1 人体工程学 | 第29-31页 |
2.1.1 人体尺度 | 第29-30页 |
2.1.2 辅助器械 | 第30-31页 |
2.2 环境心理学与环境行为学 | 第31-32页 |
2.2.1 环境心理学 | 第31页 |
2.2.2 环境行为学 | 第31-32页 |
2.3 包容性设计理论(InclusiveDesignTheory) | 第32-39页 |
2.3.1 包容性设计与其相似理论 | 第32-33页 |
2.3.2 包容性设计原则及其服务对象 | 第33-36页 |
2.3.3 建筑环境中的包容性设计 | 第36-37页 |
2.3.4 包容性设计与可持续发展 | 第37-38页 |
2.3.5 包容性设计未来发展 | 第38-39页 |
2.3.6 英国包容性设计策略 | 第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英国无障碍设计概况 | 第41-54页 |
3.1 英国无障碍设计发展历程 | 第41-45页 |
3.1.1 无障碍设计发展阶段 | 第41-43页 |
3.1.2 人口调查与数据统计 | 第43-45页 |
3.1.2.1 英国老龄化趋势 | 第43-44页 |
3.1.2.2 残疾人口数据与现状 | 第44-45页 |
3.2 英国无障碍设计的法律保障 | 第45-50页 |
3.2.1 物品、设施和服务获得 | 第47-49页 |
3.2.2 就业和教育 | 第49-50页 |
3.3 英国建筑规程M部分和无障碍设计指导 | 第50-53页 |
3.3.1 英国建筑法规M部分 | 第50-52页 |
3.3.2 无障碍设计指导标准:BS8300 | 第52-5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英国公共建筑外环境无障碍设计方法 | 第54-69页 |
4.1 外环境无障碍设计基本原则 | 第54页 |
4.2 基地周边无障碍设计 | 第54-60页 |
4.2.1 平层街道及公共交通设施 | 第54-58页 |
4.2.3 基地周边上下车点无障碍设计 | 第58-59页 |
4.2.4 基地周边休息设施与信息提示 | 第59-60页 |
4.3 无障碍停车设计 | 第60-64页 |
4.3.1 停车标志 | 第61-62页 |
4.3.2 车位尺寸 | 第62-64页 |
4.3.3 车位数量 | 第64页 |
4.4 建筑周边无障碍通道 | 第64-67页 |
4.5 建筑外环境照明 | 第67-6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英国公共建筑内部无障碍设计方法 | 第69-92页 |
5.1 无障碍入口设计 | 第69-74页 |
5.1.1 一般设计原则 | 第69页 |
5.1.2 台阶设计 | 第69-71页 |
5.1.3 坡道设计 | 第71-72页 |
5.1.4 主入口门的设计 | 第72-74页 |
5.2 水平交通 | 第74-77页 |
5.2.1 一般设计原则 | 第74-75页 |
5.2.2 无障碍通道与走廊 | 第75-76页 |
5.2.3 建筑内部手动门设计(Manually operated doors) | 第76-77页 |
5.3 竖向交通 | 第77-81页 |
5.3.1 内部楼梯 | 第77-78页 |
5.3.2 无障碍客梯设计 | 第78-80页 |
5.3.3 平台升降梯 | 第80-81页 |
5.4 无障碍卫生设施 | 第81-85页 |
5.4.1 可移动残疾人厕位 | 第81-82页 |
5.4.2 轮椅适用无障碍卫生间 | 第82-84页 |
5.4.3 带淋浴无障碍卫生间 | 第84-85页 |
5.5 轮椅坐席设计 | 第85-87页 |
5.5.1 水平地面空间 | 第86页 |
5.5.2 倾斜地面空间 | 第86-87页 |
5.6 信息与标志 | 第87-91页 |
5.6.1 标准公共信息标志 | 第88-89页 |
5.6.3 标志的色彩和对比 | 第89-90页 |
5.6.4 触觉标志 | 第90-91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第六章 中国和英国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对比研究 | 第92-112页 |
6.1 中国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现状及问题 | 第92-95页 |
6.1.1 中国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现状 | 第92-93页 |
6.1.2 问题及分析 | 第93-95页 |
6.1.2.1 社会成员无障碍意识不全面 | 第93-94页 |
6.1.2.2 无障碍设施建设不完善 | 第94-95页 |
6.1.2.3 无障碍管理和维护不到位 | 第95页 |
6.2 中国和英国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对比 | 第95-109页 |
6.2.1 中英公共建筑无障碍法规标准对比 | 第95-97页 |
6.2.2 中英公共建筑外环境无障碍设计方法对比 | 第97-99页 |
6.2.3 中英公共建筑内环境无障碍设计方法对比 | 第99-106页 |
6.2.3.1 主入口无障碍设计方法对比 | 第99-100页 |
6.2.3.2 水平交通无障碍设计方法对比 | 第100-101页 |
6.2.3.3 竖向交通无障碍设计方法对比 | 第101-103页 |
6.2.3.4 无障碍卫生设施设计方法对比 | 第103-104页 |
6.2.3.5 轮椅坐席设计方法对比 | 第104-105页 |
6.2.3.6 信息与标志设计方法对比 | 第105-106页 |
6.2.4 中英公共建筑无障碍管理对比 | 第106-107页 |
6.2.5 中英无障碍设计差异原因分析 | 第107-109页 |
6.2.5.1 科研与法规制定关系因素 | 第107-108页 |
6.2.5.2 公众参与建筑设计因素 | 第108页 |
6.2.5.3 公众意识因素 | 第108-109页 |
6.3 中国公共建筑无障碍设计建设意见 | 第109-111页 |
6.3.1 管理建议 | 第109-110页 |
6.3.1.1 法律强制性和标准规范化 | 第109页 |
6.3.1.2 公共交通及设施建设管理 | 第109页 |
6.3.1.3 信息交流管理 | 第109-110页 |
6.3.2 设计研究建议 | 第110-111页 |
6.3.2.1 包容性和规范化 | 第110页 |
6.3.2.2 加强色彩运用 | 第110-111页 |
6.3.2.3 提高安全性 | 第11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结论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7页 |
附录 英国无障碍法律规范概览 | 第117-13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2-133页 |
致谢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