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具有螺环结构的新型罗丹明类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2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1 罗丹明染料的基本结构及性质第10-11页
    1.2 研究进展第11-23页
        1.2.1 螺酰肼类衍生物第11-14页
        1.2.2 螺杂环类衍生物第14-19页
        1.2.3 螺内酯类衍生物第19-23页
    1.3 研究内容第23-25页
    参考文献第25-32页
第二章 基于罗丹明-螺苯肼开环反应检测Cu~(2+)的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第32-54页
    2.1 引言第32-34页
    2.2 实验部分第34-37页
        2.2.1 实验仪器第34页
        2.2.2 实验试剂第34-35页
        2.2.3 合成方法第35-36页
        2.2.4 测定方法第36-37页
        2.2.5 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第37页
        2.2.6 细胞培养和荧光成像第37页
        2.2.7 细胞毒性实验第3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7-47页
        2.3.1 探针的构建思路第37-38页
        2.3.2 机理研究第38-39页
        2.3.3 动力学第39-40页
        2.3.4 探针SHR与Cu~(2+)反应的光谱特性第40-42页
        2.3.5 pH对反应的影响第42-43页
        2.3.6 选择性第43-46页
        2.3.7 生物应用第46-47页
    2.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第三章 以硝基为识别基团的罗丹明类H_2S_2荧光探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第54-80页
    3.1 引言第54-55页
    3.2 实验部分第55-59页
        3.2.1 实验仪器第55-56页
        3.2.2 实验试剂第56-57页
        3.2.3 合成方法第57-59页
        3.2.4 实验方法第59页
        3.2.5 荧光量子产率的测定第59页
        3.2.6 细胞培养和荧光成像第59页
        3.2.7 细胞毒性实验第5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9-74页
        3.3.1 探针的构建思路第59-62页
        3.3.2 机理研究第62-66页
        3.3.3 探针NC与Na_2S_2反应的光谱特性第66-68页
        3.3.4 动力学第68-69页
        3.3.5 pH对反应的影响第69-70页
        3.3.6 选择性第70-72页
        3.3.7 生物应用第72-74页
    3.4 本章小结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0页
结论第80-81页
附录 部分化合物表征图第81-9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90-92页
致谢第92-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过渡金属OsSi分子电子结构和光谱参数的理论研究
下一篇:基于葫芦[8]脲大环分子容器构筑超分子框架及其吸附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