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红鲫C1HD系微卫星标记筛选及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主要英文缩写词索引 | 第8-11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15页 |
1.1 DNA分子标记概述 | 第11页 |
1.2 微卫星分子标记 | 第11-12页 |
1.3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3-15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 | 第15-19页 |
2.1 主要仪器 | 第15页 |
2.2 主要试剂 | 第15-16页 |
2.3 试剂配制 | 第16-17页 |
2.4 实验鱼类 | 第17-19页 |
第3章 实验方法 | 第19-27页 |
3.1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 | 第19-20页 |
3.2 微卫星引物设计 | 第20页 |
3.3 SSRs-PCR及电泳分析 | 第20-22页 |
3.4 实验红鲫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22页 |
3.5 聚丙烯酰胺特异性条带测序 | 第22-25页 |
3.6 数据分析 | 第25-27页 |
第4章 实验结果 | 第27-41页 |
4.1 全血基因组DNA提取 | 第27页 |
4.2 微卫星引物的初步筛选 | 第27-28页 |
4.3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 | 第28-34页 |
4.4 实验红鲫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4-37页 |
4.5 菌液检测 | 第37-38页 |
4.6 测序结果 | 第38-41页 |
第5章 讨论 | 第41-45页 |
5.1 样本量的选择 | 第41页 |
5.2 微卫星标记及其品系特异性 | 第41-43页 |
5.3 实验红鲫C1HD系的微卫星多态性 | 第43-44页 |
5.4 特异性条带测序比对 | 第44-4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综述 | 第5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3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