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5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TBM刀具概述 | 第14-19页 |
1.2.1 TBM刀具分类 | 第14-15页 |
1.2.2 TBM刀具的破岩机理及失效形式 | 第15-16页 |
1.2.3 TBM刀具常用钢材及其性能 | 第16-18页 |
1.2.4 TBM刀具的制造工艺及常用热处理工艺 | 第18-19页 |
1.3 TBM刀具用钢的性能要求 | 第19-20页 |
1.3.1 硬度与强度 | 第19页 |
1.3.2 热稳定性 | 第19-20页 |
1.3.3 抗氧化腐蚀性 | 第20页 |
1.3.4 耐磨粒磨损性 | 第20页 |
1.3.5 抗热疲劳性能 | 第20页 |
1.4 TBM刀具磨损的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1.5 热疲劳性能的影响因素 | 第21-23页 |
1.6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3-25页 |
第2章 实验方法 | 第25-3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5-26页 |
2.2 热处理 | 第26页 |
2.3 成分分析及微观组织表征 | 第26-27页 |
2.4 性能测试 | 第27-31页 |
2.4.1 硬度测试 | 第27页 |
2.4.2 冲击韧性测试 | 第27页 |
2.4.3 室温拉伸性能测试 | 第27页 |
2.4.4 高温拉伸性能测试 | 第27-28页 |
2.4.5 抗氧化性 | 第28页 |
2.4.6 密度测试 | 第28页 |
2.4.7 磨粒磨损性能 | 第28-29页 |
2.4.8 热疲劳性能 | 第29-31页 |
第3章 HBC钢的成分设计及热处理工艺优化 | 第31-45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HBC钢的成分设计 | 第31-33页 |
3.3 HBC钢的热处理工艺 | 第33-34页 |
3.4 热处理工艺对HBC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第34-43页 |
3.4.1 HBC钢的铸态组织与硬度 | 第34-35页 |
3.4.2 预处理对HBC钢组织与硬度的影响 | 第35-37页 |
3.4.2.1 均匀化处理对HBC钢组织与硬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3.4.2.2 正火和退火处理对HBC钢组织与硬度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3 淬火温度对HBC钢组织与硬度的影响 | 第37-39页 |
3.4.4 回火温度对HBC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 第39-4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HBC钢的磨粒磨损性能 | 第45-57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HBC钢与H13钢的体积磨损率 | 第45-47页 |
4.3 磨损表面形貌、磨屑形貌及磨损失效机制分析 | 第47-55页 |
4.3.1 磨粒磨损表面形貌分析 | 第47-51页 |
4.3.2 磨屑形貌分析 | 第51-53页 |
4.3.3 HBC钢与H13钢的磨粒磨损失效机制分析 | 第53-55页 |
4.4 HBC钢高磨粒磨损抗力的机制分析 | 第55-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HBC钢的热疲劳性能 | 第57-73页 |
5.1 引言 | 第57页 |
5.2 HBC钢与H13钢的热疲劳行为 | 第57-67页 |
5.2.1 热疲劳裂纹形貌 | 第58-64页 |
5.2.2 硬度与强度的变化 | 第64-67页 |
5.3 HBC钢的热疲劳机制 | 第67-69页 |
5.3.1 热疲劳裂纹的萌生 | 第67-69页 |
5.3.2 热疲劳裂纹的扩展 | 第69页 |
5.4 HBC钢高热疲劳抗力的机制分析 | 第69-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第6章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作者简介及在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83-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