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领导论文--群众路线论文

网络政治背景下加强党群沟通的路径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绪论第8-11页
    1.1 研究背景第8页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8-9页
        1.2.1 研究目的第8-9页
        1.2.2 理论意义第9页
        1.2.3 实践意义第9页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第9-10页
        1.3.1 研究内容第9页
        1.3.2 创新之处第9-10页
    1.4 研究方法第10-11页
        1.4.1 文献研究法第10页
        1.4.2 系统研究法第10页
        1.4.3 实践调查法第10-11页
第2章 网络政治与党群沟通第11-15页
    2.1 网络政治基本概述第11-12页
        2.1.1 网络政治的内涵第11页
        2.1.2 网络媒体的优势第11-12页
    2.2 党群沟通基本概述第12-13页
        2.2.1 党群沟通的内涵第12-13页
        2.2.2 党群沟通的必要性第13页
    2.3 网络政治视域下党群沟通的特点第13-15页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党群沟通的理论渊源与实践基础第15-22页
    3.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党群沟通的理论与实践第15-16页
        3.1.1 肯定群众主体地位第15页
        3.1.2 多元方式联系群众第15-16页
    3.2 列宁关于党群沟通的理论与实践第16-17页
        3.2.1 保护群众利益争取群众支持第16-17页
        3.2.2 引导教育群众实现党群团结第17页
    3.3 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党群沟通的理论与实践第17-22页
        3.3.1 尊重群众主体地位,一切依靠群众第17-19页
        3.3.2 注重党群沟通,切实保障群众利益第19-22页
第4章 网络政治背景下党群沟通的现实状况第22-32页
    4.1 网络政治背景下加强党群沟通的实效第22-27页
        4.1.1 提高了党群沟通双方的主动性第22-24页
        4.1.2 拓宽了党群沟通渠道第24-25页
        4.1.3 创新了党群沟通内容与方式第25-27页
    4.2 网络政治背景下加强党群沟通存在的局限第27-32页
        4.2.1 党群沟通主体方面的局限性第27-28页
        4.2.2 党群沟通客体方面的局限第28-30页
        4.2.3 党群沟通效果方面的局限第30-32页
第5章 网络政治背景下加强党群沟通的路径分析第32-44页
    5.1 加强党群沟通基本原则第32-34页
        5.1.1 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第32页
        5.1.2 实事求是的原则第32-33页
        5.1.3 真诚对话的原则第33页
        5.1.4 比较借鉴的原则第33-34页
    5.2 提升党群沟通主体素养第34-39页
        5.2.1 提升党员干部网络沟通素养,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第34-37页
        5.2.2 提升群众线上沟通能力,引导有序党群沟通第37-38页
        5.2.3 营造多元理性党群沟通文化,创造良好氛围第38-39页
    5.3 完善党群沟通制度,保障线上沟通实效第39-42页
        5.3.1 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第40页
        5.3.2 健全线上民意回应制度第40-41页
        5.3.3 实行专业人员负责制度第41页
        5.3.4 强化问责制度第41-42页
    5.4 整合党群沟通渠道,保障群众话语权第42-44页
第6章 结语第44-45页
致谢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马克思恩格斯的中国观及其当代价值
下一篇:习近平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