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26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6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2.1 隧道内列车车厢火灾蔓延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2 隧道内列车车厢火灾轰燃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3 隧道火灾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1.2.4 救援站研究现状 | 第21页 |
1.3 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22-2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24-26页 |
2 高速铁路隧道列车火灾致灾机理及烟气输运特性研究 | 第26-43页 |
2.1 高速铁路隧道列车火灾致灾机理分析 | 第26-34页 |
2.1.1 隧道内高速列车火灾特点分析 | 第26-28页 |
2.1.2 高速列车火灾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2.1.3 高铁列车火灾规模研究 | 第30-34页 |
2.2 高速铁路隧道列车火灾烟气输运特性研究 | 第34-42页 |
2.2.1 高铁列车车厢内火灾发展及蔓延特性分析 | 第34-37页 |
2.2.2 高铁列车火灾时隧道内火灾烟气输运特性 | 第37-42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3 高速列车车厢内部火灾发展及蔓延特性研究 | 第43-68页 |
3.1 车窗破裂对高速列车车厢火灾发展规律的影响分析 | 第43-52页 |
3.1.1 高速列车车窗玻璃的防火特性及破裂机理研究 | 第43-46页 |
3.1.2 车窗破裂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46-52页 |
3.2 高速列车车厢内部火灾轰燃分析 | 第52-67页 |
3.2.1 火灾发展过程中轰燃机理分析 | 第52-54页 |
3.2.2 高速列车车厢火灾轰燃理论预测模型研究 | 第54-62页 |
3.2.3 高速列车车厢火灾轰燃数值模拟 | 第62-6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4 高速铁路隧道火灾模型试验系统 | 第68-91页 |
4.1 试验模型建立 | 第68-76页 |
4.1.1 基于Froude模拟的相似准则 | 第68-70页 |
4.1.2 隧道火灾试验平台的搭建 | 第70-74页 |
4.1.3 救援站模型构建 | 第74-76页 |
4.2 模型试验数据自动采集系统 | 第76-85页 |
4.2.1 温度采集子系统 | 第76-81页 |
4.2.2 流速采集子系统 | 第81-84页 |
4.2.3 其他数据采集方法 | 第84页 |
4.2.4 数据采集处理系统 | 第84-85页 |
4.3 试验参数设计 | 第85-90页 |
4.3.1 试验火源设计 | 第85-87页 |
4.3.2 试验通风风机系统设计 | 第87-9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5 铁路隧道列车火灾烟气蔓延规律及控制研究 | 第91-122页 |
5.1 铁路隧道列车火灾隧道内温度场分布规律研究 | 第91-101页 |
5.1.1 火灾烟气自由蔓延情况下拱顶温度纵向分布规律研究 | 第91-95页 |
5.1.2 纵向通风排烟下拱顶温度纵向分布规律研究 | 第95-101页 |
5.2 铁路隧道拱顶附近火灾烟气最高温度规律研究 | 第101-110页 |
5.2.1 隧道火灾拱顶烟气最高温度理论预测模型 | 第101-102页 |
5.2.2 不同纵向通风风速下拱顶附近最高温度模型试验研究 | 第102-108页 |
5.2.3 隧道火灾下拱顶附近烟气最高温度的位置分析 | 第108-110页 |
5.3 铁路隧道火灾烟气纵向回流长度与抑制回流的临界风速分析 | 第110-121页 |
5.3.1 隧道火灾烟气纵向回流长度分析 | 第110-115页 |
5.3.2 隧道火灾抑制烟气回流的临界风速研究 | 第115-12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121-122页 |
6 特长铁路隧道救援站火灾烟气控制研究 | 第122-147页 |
6.1 特长隧道救援站设置形式及防排烟方式 | 第122-129页 |
6.1.1 国内外特长铁路隧道救援站设置现状 | 第122-126页 |
6.1.2 国内外特长铁路隧道救援站设置形式 | 第126-128页 |
6.1.3 救援站防排烟方式 | 第128-129页 |
6.2 横通道分散防烟模式下救援站火灾烟气控制模型试验研究 | 第129-135页 |
6.2.1 研究内容 | 第129页 |
6.2.2 模型试验工况设置 | 第129-131页 |
6.2.3 温度场分布规律分析 | 第131-133页 |
6.2.4 速度场分布规律分析 | 第133-134页 |
6.2.5 横通道烟气入侵情况分析 | 第134-135页 |
6.3 横通道分散防烟+事故隧道通风排烟模式模型试验研究 | 第135-140页 |
6.3.1 温度场分布规律分析 | 第136-138页 |
6.3.2 速度场分布规律分析 | 第138-139页 |
6.3.3 横通道烟气入侵情况分析 | 第139-140页 |
6.4 横通道分散防烟+事故隧道通风排烟模式数值模拟研究 | 第140-145页 |
6.4.1 模型建立及工况设置 | 第140-141页 |
6.4.2 安全隧道侧防护门开启时火灾蔓延规律分析 | 第141-145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145-147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47-151页 |
7.1 本文主要研究成果 | 第147-149页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49页 |
7.3 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149-151页 |
参考文献 | 第151-1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63-166页 |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63-164页 |
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64-165页 |
三、所获主要奖励 | 第165-166页 |
致谢 | 第1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