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天然气加工工业论文--石油炼制论文--炼油工艺过程论文

乳液催化氧化柴油深度脱硫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创新点摘要第8-11页
前言第11-12页
第一章 概述第12-25页
    1.1 燃料油脱硫的背景与意义第12-13页
    1.2 油品中硫的主要存在形式第13页
    1.3 加氢脱硫技术第13-14页
    1.4 非加氢脱硫技术第14-23页
        1.4.1 吸附脱硫技术第14-16页
        1.4.2 萃取脱硫技术第16页
        1.4.3 催化裂化脱硫第16-17页
        1.4.4 氧化脱硫研究现状第17-21页
        1.4.5 生物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第21-22页
        1.4.6 膜分离技术第22-23页
        1.4.7 络合脱硫技术第23页
        1.4.8 离子液体脱硫技术第23页
    1.5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3-25页
        1.5.1 本论文研究目的第23-24页
        1.5.2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24-25页
第二章 试验部分第25-31页
    2.1 试验仪器第25页
    2.2 试验试剂第25-26页
    2.3 试验方法及原理第26-28页
        2.3.1 杂多酸与季铵盐的选择第26-27页
        2.3.2 催化剂的制备第27页
        2.3.3 试验原理第27-28页
    2.4 乳液催化氧化反应试验第28-29页
    2.5 柴油氧化后的萃取分离过程第29页
    2.6 硫含量的测定第29-30页
        2.6.1 测定方法第29页
        2.6.2 脱硫率的计算第29-30页
    2.7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第30-31页
第三章 催化剂的制备对模拟油脱硫效果的影响第31-36页
    3.1 催化剂的结构表征第31-33页
    3.2 季铵盐阳离子种类及其与磷钨酸摩尔比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第33-34页
    3.3 金属改性的影响第34-35页
    3.4 催化剂制备温度的影响第35-36页
第四章 实际油品的催化氧化-萃取脱硫的研究第36-44页
    4.1 实际柴油催化氧化过程的研究第36-41页
        4.1.1 催化剂加入量对实际柴油脱硫效果的影响第36-37页
        4.1.2 制乳时间对实际柴油脱硫效果的影响第37页
        4.1.3 氧硫比对实际柴油脱硫效果的影响第37-38页
        4.1.4 转速对实际柴油脱硫效果的影响第38-39页
        4.1.5 静置时间与制乳时间之比对实际柴油脱硫效果的影响第39-40页
        4.1.6 反应温度对实际柴油脱硫效果的影响第40页
        4.1.7 助剂对FCC柴油脱硫效果的影响第40-41页
    4.2 对催化氧化后柴油的萃取过程第41-44页
        4.2.1 萃取剂的种类第41-43页
        4.2.2 多次萃取对脱硫效果及油品收率的影响第43-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1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51-52页
致谢第52-53页
详细摘要第53-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iC_p/Al-Ti体系的TiAl基复合材料板材合成机制研究
下一篇:双单体固相接枝改性聚乙稀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