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实际意义 | 第12-13页 |
1.2 连续退火炉控制系统的发展现状 | 第13-16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8页 |
第2章 冷轧连续退火炉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 | 第18-38页 |
2.1 冷轧连续退火生产线和连续退火炉工艺 | 第18-23页 |
2.1.1 连续退火生产线总体概述 | 第18-20页 |
2.1.2 连续退火炉的工艺技术 | 第20-23页 |
2.2 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基本原理 | 第23-29页 |
2.2.1 燃烧控制中的基本概念 | 第23-24页 |
2.2.2 燃烧单元基本结构 | 第24-25页 |
2.2.3 双交叉限幅燃烧控制原理 | 第25-29页 |
2.3 连续退火炉加热段带钢温度控制系统 | 第29-35页 |
2.3.1 燃气流量控制回路和空气流量控制回路组成 | 第30-31页 |
2.3.2 炉温控制系统组成 | 第31-33页 |
2.3.3 带钢温度控制系统组成 | 第33-35页 |
2.4 控制效果分析 | 第35-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连续退火炉加热段带钢温度模型 | 第38-48页 |
3.1 加热段带钢辐射传热过程的数学描述 | 第38-40页 |
3.2 加热段带钢温度机理模型的建立 | 第40-45页 |
3.2.1 辐射管辐射换热的简化 | 第40-42页 |
3.2.2 带钢辐射系数的计算 | 第42-43页 |
3.2.3 辐射管温度T_p与燃气流量、助燃空气流量间的关系 | 第43-44页 |
3.2.4 带钢出口温度的计算 | 第44-45页 |
3.3 带钢温度机理模型仿真研究 | 第45-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基于思维进化算法的炉温控制系统设计 | 第48-62页 |
4.1 思维进化算法 | 第48-54页 |
4.1.1 思维进化算法思想的提出 | 第48-50页 |
4.1.2 思维进化算法的基本概念 | 第50-51页 |
4.1.3 思维进化算法框架 | 第51-52页 |
4.1.4 思维进化算法描述 | 第52-54页 |
4.2 基于思维进化算法的PID参数寻优 | 第54-57页 |
4.2.1 基于思维进化算法的PID参数优化方法的特点 | 第54-55页 |
4.2.2 基于思维进化算法的PID参数优化算法 | 第55-57页 |
4.3 基于思维进化算法的PID炉温控制器设计 | 第57-58页 |
4.4 仿真实验 | 第58-61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5章 基于改进思维进化算法的模糊PID炉温控制系统 | 第62-76页 |
5.1 自调整思维进化算法(SMEA) | 第62-64页 |
5.1.1 自调整思维进化算法基本原理 | 第62-64页 |
5.1.2 SMEA在PID参数优化中的应用 | 第64页 |
5.2 模糊PID控制器 | 第64-68页 |
5.2.1 模糊PID控制系统的组成 | 第65页 |
5.2.2 模糊PID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65-68页 |
5.3 基于SMEA的模糊PID炉温控制器设计 | 第68-71页 |
5.4 仿真实验 | 第71-7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3-76页 |
第6章 总结 | 第76-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