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磨削加工与磨床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磨削加工工艺论文

超高速磨削材料去除机理的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超高速磨削的提出及优势第11-14页
        1.1.1 超高速磨削的提出第11-12页
        1.1.2 超高速磨削的优越性及其类别第12-14页
    1.2 超高速磨削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第14-18页
        1.2.1 超高速磨削在国外的发展现状第14-17页
        1.2.2 超高速磨削在国内的发展现状第17-18页
    1.3 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8-19页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超高速磨削单颗磨粒材料去除模型的构建第21-35页
    2.1 磨粒模型的构建第21-24页
        2.1.1 磨削的特点第21-23页
        2.1.2 磨粒模型第23-24页
    2.2 单颗磨粒材料去除模型的构建第24-33页
        2.2.1 单颗磨粒磨削轨迹第24-27页
        2.2.2 单颗磨粒磨削轨迹的分析第27-33页
        2.2.3 单颗磨粒材料去除模型第33页
    2.3 本章小结第33-35页
第三章 超高速磨削材料去除的磨削力分析第35-45页
    3.1 磨削力的理论推导和作用效果第35-39页
        3.1.1 单颗磨粒磨削力的理论模型第35-36页
        3.1.2 磨削力的理论推导第36-38页
        3.1.3 磨削力的效果第38-39页
    3.2 磨削力的分析第39-43页
        3.2.1 磨削力的作用状态第39-40页
        3.2.2 磨削力比第40-43页
    3.3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四章 超高速磨削单颗磨粒材料去除有限元模拟第45-61页
    4.1 有限元法的发展及其在切削领域的应用第45-46页
        4.1.1 有限元法的发展第45-46页
        4.1.2 有限元法在切削领域的应用第46页
    4.2 材料的选用第46-49页
        4.2.1 工件材料及其模型的选用第46-47页
        4.2.2 磨粒材料的选用第47-49页
    4.3 模拟过程第49-51页
        4.3.1 模型的建立及单元划分第49-50页
        4.3.2 边界条件和加载第50-51页
    4.4 数值模拟结果及分析第51-59页
        4.4.1 工件材料的变形及突变第51-55页
        4.4.2 影响临界磨削深度的因素第55-57页
        4.4.3 影响塑性变形区的因素第57-58页
        4.4.4 工件材料最大应力的变化规律第58-59页
    4.5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五章 超高速磨削单颗磨粒磨削试验的构建和分析第61-67页
    5.1 超高速磨削单颗磨粒磨削试验构建第61-62页
    5.2 试验参数的选取和试验结果的处理第62-65页
        5.2.1 试验参数的选取第62-64页
        5.2.2 试验结果的处理第64-65页
    5.3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7-69页
    6.1 总结第67-68页
    6.2 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致谢第75-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Fe基软磁合金的穆斯堡尔谱研究
下一篇:基于ANSYS的AZ31B DE-GMAW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