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5页 |
1.1 引言 | 第15-2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23页 |
1.2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1.2.1 研究目标 | 第23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2.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土壤干旱对2个沙棘品种叶片水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25-35页 |
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25-27页 |
2.1.1 试验材料 | 第25-26页 |
2.1.2 试验方法 | 第26页 |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 第26页 |
2.1.4 统计分析 | 第26-27页 |
2.2 试验结果 | 第27-31页 |
2.2.1 土壤体积含水量的变化 | 第27页 |
2.2.2 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两个沙棘品种植株叶片水势的影响 | 第27-28页 |
2.2.3 干旱胁迫对光合生理的影响 | 第28-31页 |
2.3 讨论 | 第31-34页 |
2.4 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沙棘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 | 第35-62页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35-36页 |
3.1.2 试验方法 | 第36-37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7-56页 |
3.2.1 转录组数据组装结果 | 第37-38页 |
3.2.2 ‘丰宁’和‘向阳’响应干旱胁迫的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 第38-41页 |
3.2.3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功能注释 | 第41-42页 |
3.2.4 差异表达基因的KEGG通路富集分析 | 第42-47页 |
3.2.5 新基因的预测及功能注释 | 第47-49页 |
3.2.6 转录因子分析 | 第49-50页 |
3.2.7 沙棘响应干旱的分子机制 | 第50-56页 |
3.3 讨论 | 第56-61页 |
3.3.1 沙棘响应干旱胁迫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分析 | 第56-58页 |
3.3.2 沙棘响应干旱胁迫过程中新基因预测及转录因子分析 | 第58页 |
3.3.3 沙棘响应干旱胁迫的ABA依赖信号及类黄酮合成通路 | 第58-61页 |
3.4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丰宁’和‘向阳’品种H3K9乙酰化修饰图谱绘制及差异位点分析 | 第62-74页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63-65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63页 |
4.1.2 试验方法 | 第63-65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65-72页 |
4.2.1 DNA片段化、H3K9ac与复合物的结合特性及片段富集 | 第65-66页 |
4.2.2 ‘丰宁’和‘向阳’沙棘H3K9ac修饰的全基因组分析 | 第66-72页 |
4.3 讨论 | 第72-73页 |
4.4 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4-76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74-75页 |
5.1.1 土壤干旱对2个沙棘品种叶片水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74页 |
5.1.2 沙棘响应干旱胁迫的分子机制 | 第74-75页 |
5.1.3 2个沙棘品种H3K9乙酰化修饰图谱绘制及差异位点分析 | 第75页 |
5.2 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90页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