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会计论文--审计论文--各类审计论文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研究--以B市大气污染治理政策落实审计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5-19页
    1.1 选题背景第15-16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页
        1.2.1 研究目的第16页
        1.2.2 研究意义第16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19页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第19-26页
    2.1 文献综述第19-23页
        2.1.1 国外研究文献第19-21页
        2.1.2 国内研究文献第21-23页
        2.1.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第23页
    2.2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的相关理论第23-25页
        2.2.1 政府绩效审计的相关概念界定第23-24页
        2.2.2 大气污染治理审计的含义第24页
        2.2.3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的特点第24页
        2.2.4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的作用第24-25页
    2.3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第25-26页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5页
        2.3.2 绿色经济理论第25-26页
        2.3.3 公共环境受托责任理论第26页
3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理论分析第26-35页
    3.1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的目标第26-28页
        3.1.1 评价大气治理政策制定的合理性第27页
        3.1.2 评价大气治理政策的落实效果第27页
        3.1.3 评价大气治理专项资金使用的效益性第27-28页
        3.1.4 监督大气治理项目建设合法运行第28页
    3.2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程序第28-33页
        3.2.1 制定审计项目计划第28-30页
        3.2.2 进驻被审单位了解情况第30-31页
        3.2.3 制定审计实施方案第31页
        3.2.4 下达审计通知书第31页
        3.2.5 实施审计第31-32页
        3.2.6 征求被审单位意见第32页
        3.2.7 出具审计报告第32-33页
        3.2.8 出具审计决定第33页
    3.3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组织形式第33-35页
        3.3.1 开展交叉审计第33-34页
        3.3.2 开展联合审计第34-35页
4 B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案例分析第35-47页
    4.1 B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基本情况第35-39页
        4.1.1 B市大气污染现状第35-37页
        4.1.2 B市大气污染治理情况第37-39页
    4.2 B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存在的问题第39-45页
        4.2.1 审计重点缺乏针对性第39-41页
        4.2.2 审计组织模式僵化第41-44页
        4.2.3 审计缺乏规范的指标体系第44页
        4.2.4 审计评价模式单一第44页
        4.2.5 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不足第44-45页
    4.3 B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问题成因分析第45-47页
        4.3.1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起步晚第45页
        4.3.2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取证难第45页
        4.3.3 信息技术方法应用不全面第45-46页
        4.3.4 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涉及学科交叉第46-47页
5 提高B市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效果的对策第47-52页
    5.1 进一步加强对大气污染治理审计的重视第47-48页
        5.1.1 提高被审单位对大气污染治理审计的认识第47页
        5.1.2 大气污染治理审计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意见第47-48页
    5.2 完善审计人员取证渠道第48页
        5.2.1 督促被审单位积极配合审计取证第48页
        5.2.2 培训参审人员多途径取证第48页
    5.3 加速转变审计工作模式第48-50页
        5.3.1 将计算机审计与传统审计相结合第48-49页
        5.3.2 国外审计工作模式借鉴第49-50页
    5.4 革新审计人员的审计观念第50-51页
        5.4.1 提高审计人员专业胜任能力第50页
        5.4.2 组织培训审计人员继续教育第50-51页
    5.5 优化审计外部环境第51-52页
        5.5.1 加强政府监管部门对大气污染治理的重视第51页
        5.5.2 提高企业环保意识第51页
        5.5.3 增加大气污染治理环境绩效审计的社会关注度第51-52页
结论与展望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5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经济周期、盈余管理与审计质量
下一篇:基于期权契约的“农超对接”供应链需求风险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