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缺电子炔烃参与的多组分反应合成含氮螺环和多环化合物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s第3-4页
第一章 螺环吲哚酮和含氮多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第7-26页
    1.1 螺环吲哚酮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第7-19页
        1.1.1 螺吲哚酮化合物的药学价值及合成方法简介第7-11页
        1.1.2 运用1,4-偶极体合成螺吲哚酮化合物第11-14页
        1.1.3 运用1,3-偶极体合成螺吲哚酮化合物第14-19页
    1.2 含氮多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第19-22页
        1.2.1 七元含氮多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第19-20页
        1.2.2 八元含氮多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第20-21页
        1.2.3 九元含氮多环化合物的合成研究进展第21-22页
    参考文献第22-26页
第二章 多组分反应合成螺[咪唑并[1,2-α]吡啶-7,3'-吲哚酮]和螺[噻唑(苯并噻唑)并[3,2-a]吡啶-7(3),3’-吲哚酮]第26-53页
    试剂和仪器第26-27页
    2.1 靛红,丙二腈,N-取代咪唑和丁炔二酸二酯合成螺[咪唑并[1,2-α]吡啶-7,3'-吲哚酮]第27-37页
        2.1.1 实验方法第27-31页
        2.1.2 结果与讨论第31-37页
    2.2 吲哚酮-3-亚基丙二腈,噻唑(苯并噻唑)和丁炔二酸二酯合成螺[噻唑(苯并噻唑)并[3,2-a]吡啶-7(3),3'-吲哚酮]第37-52页
        2.2.1 实验方法第37-43页
        2.2.2 结果与讨论第43-52页
    2.3 本章小结第52页
    参考文献第52-53页
第三章 多组分反应合成螺[吡咯里嗪-3,3'-吲哚酮]和螺[吡咯并[1,2-α]氮杂草-7,3'-吲哚酮]第53-73页
    试剂和仪器第53-54页
    3.1 靛红,L-脯氨酸和丁炔二酸二酯三组分反应合成螺[吡咯里嗪-3,3'-吲哚酮]第54-63页
        3.1.1 实验方法第54-58页
        3.1.2 结果与讨论第58-63页
    3.2 靛红,L-脯氨酸和丁炔二酸二酯三组分反应合成螺[吡咯并[1,2-a]氮杂(?)-7,3'-吲哚酮]第63-72页
        3.2.1 实验方法第63-66页
        3.2.2 结果与讨论第66-72页
    3.3 本章小结第72页
    参考文献第72-73页
第四章 多组分反应合成含氮多环化合物第73-98页
    试剂和仪器第73页
    4.1 靛红,L-脯氨酸和丙炔酸酯三组分反应合成2-(2-氧代吲哚-3-亚基)亚丙基吡咯烷-1-丙烯酸酯第73-82页
        4.1.1 实验方法第73-78页
        4.1.2 结果与讨论第78-82页
    4.2 靛红,L-脯氨酸和丙炔酸酯三组分反应合成螺[吡咯里嗪-3,3'-吲哚酮]和螺[吡咯并[1,2-a]氮杂草-7,3'-吲哚酮]第82-87页
        4.2.1 实验方法第82-83页
        4.2.2 结果与讨论第83-87页
    4.3 靛红,L-脯氨酸和丙炔酸酯三组分反应合成氮杂环辛烯并[1,2-α]苯并[c][1,5]二氮杂环辛烯第87-92页
        4.3.1 实验方法第87-88页
        4.3.2 结果与讨论第88-92页
    4.4 靛红,L-脯氨酸和丁炔二酸二酯三组分反应合成吡咯并[1',2':1,9]氮杂环壬烯并[6,5,4-cd]吲哚酮第92-97页
        4.4.1 实验方法第92-93页
        4.4.2 实验方法第93-97页
    4.5 本章小结第97页
    参考文献第97-98页
致谢第98-99页
论文发表情况第99-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功能有序介孔材料的制备及其对PPCPs的去除
下一篇:含吡咯大环化合物的离子或分子识别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