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私营企业论文

责任竞争下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5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1.2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2 研究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12-13页
        1.3.1 研究方法第12页
        1.3.2 研究思路第12-13页
    1.4 研究创新点第13-15页
第2章 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第15-22页
    2.1 责任竞争力研究第15-16页
    2.2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第16-21页
        2.2.1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界定研究第16-17页
        2.2.2 企业社会责任衡量方法研究第17-18页
        2.2.3 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研究第18-20页
        2.2.4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第20-21页
    2.3 全面责任竞争的内涵第21-22页
第3章 量表建立与调研设计第22-27页
    3.1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量表确定第22-23页
        3.1.1 企业社会责任测评方法简介第22-23页
        3.1.2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量表的确定第23页
    3.2 研究假设第23-24页
    3.3 调研设计及数据来源第24-27页
        3.3.1 问卷设计第24-25页
        3.3.2 调研方法和程序第25-26页
        3.3.3 数据来源第26-27页
第4章 调研数据分析及结果讨论第27-39页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27-29页
        4.1.1 样本的统计分析第27页
        4.1.2 变量的描述性分析第27-29页
    4.2 因子分析和信度检验第29-31页
        4.2.1 因子分析第29-30页
        4.2.2 信度检验第30-31页
    4.3 方差分析第31-33页
        4.3.1 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现状的方差分析第31页
        4.3.2 企业发展阶段的方差分析第31-32页
        4.3.3 企业规模的方差分析第32页
        4.3.4 企业类型的方差分析第32-33页
    4.4 数据分析结果与讨论第33-39页
        4.4.1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现状的方差分析结果及结论第33-35页
        4.4.2 企业发展阶段的方差分析结果及结论第35-36页
        4.4.3 企业规模的方差分析结果及结论第36页
        4.4.4 企业类型的方差分析结果及结论第36-37页
        4.4.5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原因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7-39页
第5章 构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第39-45页
    5.1 强化民营企业员工责任的措施第39-40页
        5.1.1 构建民营企业与员工的和谐的劳动关系第39页
        5.1.2 加强企业管理者的道德文化修养,鼓励人性化管理第39-40页
        5.1.3 政府完善员工保护制度,加大责任处罚力度第40页
        5.1.4 政府提供免费的就业培训及法律教育,提高劳动者维权意识第40页
    5.2 强化民营企业产品责任的措施第40-41页
        5.2.1 坚持“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提供全面、真实的产品信息第40-41页
        5.2.2 政府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企业生产行为的监督和约束第41页
        5.2.3 发挥舆论监督和宣传作用,对企业产品信息进行及时披露第41页
    5.3 强化民营企业诚信责任的措施第41-42页
        5.3.1 加强民营企业责任文化和诚信文化建设第41-42页
        5.3.2 企业诚信为本,公平竞争,树立“企业公民”形象第42页
    5.4 强化民营企业慈善责任的措施第42-43页
        5.4.1 企业积极转变慈善观念,培育企业慈善文化第42页
        5.4.2 政府积极宣传慈善公益事业,引导民营企业主动参与第42-43页
        5.4.3 优化捐赠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慈善组织的推动力量第43页
    5.5 强化民营企业环境责任的措施第43-45页
        5.5.1 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提高环境保护和治理能力第43页
        5.5.2 政府完善环境监管机制,加大地方政府监管力度第43-44页
        5.5.3 采取鼓励性政策,促使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第44页
        5.5.4 发挥社会和媒体舆论的监督作用,提高民营企业环保意识第44-45页
研究结论与展望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49页
附录A 湖南省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调查问卷第49-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上市公司前瞻性信息对分析师预测准确性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货币政策与上市公司商业信用供给--基于A股公司的理论与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