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结构的病毒传播分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复杂网络结构动力学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复杂网络结构动力学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3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经典的传播动力学分析 | 第13-24页 |
2.1 网络结构特征 | 第13-15页 |
2.1.1 平均路径长度 | 第13页 |
2.1.2 聚类系数 | 第13-15页 |
2.1.3 度分布 | 第15页 |
2.1.4 同配系数 | 第15页 |
2.2 无标度特性对传播行为的影响 | 第15-17页 |
2.3 高聚类特性对传播行为的影响 | 第17-19页 |
2.4 边重写策略对传播行为的影响 | 第19-21页 |
2.5 临时性连边钝化对传播行为的影响 | 第21-22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考虑连边保护的自适应网络病毒传播模型 | 第24-35页 |
3.1 引言 | 第24-25页 |
3.2 具有保护机制的自适应网络病毒传播模型 | 第25-26页 |
3.3 传播阈值和稳定性分析 | 第26-28页 |
3.4 数值仿真 | 第28-33页 |
3.4.1 仿真环境 | 第28页 |
3.4.2 病毒传播阈值的参数影响 | 第28-29页 |
3.4.3 子网规模 | 第29-30页 |
3.4.4 病毒扩散速度 | 第30-31页 |
3.4.5 保护机制 | 第31-32页 |
3.4.6 观测到的双稳态现象 | 第32-33页 |
3.4.7 初始拓扑对于演化结果的影响 | 第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网络结构特征对病毒传播范围的影响 | 第35-49页 |
4.1 引言 | 第35页 |
4.2 几种网络结构特征可调模型 | 第35-39页 |
4.2.1 聚类系数C可调的网络 | 第35-36页 |
4.2.2 改进的聚类系数C可调的网络 | 第36-37页 |
4.2.3 幂指数P可调的网络 | 第37-38页 |
4.2.4 平均路径长度L和聚类系数C可调的网络 | 第38页 |
4.2.5 同配系数A可调的网络 | 第38-39页 |
4.3 采用SIS模型的数值仿真 | 第39-43页 |
4.3.1 聚类系数对病毒传播范围的影响 | 第39-41页 |
4.3.2 平均路径长度对病毒传播范围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3 同配系数对病毒传播范围的影响 | 第42-43页 |
4.3.4 幂指数对病毒传播范围的影响 | 第43页 |
4.4 采用SIR模型的数值仿真 | 第43-47页 |
4.4.1 聚类系数对病毒传播范围的影响 | 第44-45页 |
4.4.2 平均路径长度对病毒传播范围的影响 | 第45-46页 |
4.4.3 同配系数对病毒传播范围的影响 | 第46-47页 |
4.4.4 幂指数对病毒传播范围的影响 | 第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网络结构特征对病毒传播速度的影响 | 第49-58页 |
5.1 引言 | 第49页 |
5.2 传播机制 | 第49-50页 |
5.3 采用SIR模型的数值仿真 | 第50-54页 |
5.3.1 聚类系数对病毒传播速度的影响 | 第50-52页 |
5.3.2 平均路径长度对病毒传播速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5.3.3 同配系数对病毒传播速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5.3.4 幂指数对病毒传播速度的影响 | 第54页 |
5.4 采用SI模型的数值仿真 | 第54-56页 |
5.4.1 聚类系数对病毒传播速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5.4.2 平均路径长度对病毒传播速度的影响 | 第55-56页 |
5.4.3 同配系数对病毒传播速度的影响 | 第56页 |
5.4.4 幂指数对病毒传播速度的影响 | 第56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8-59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1 程序清单 | 第63-65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5-66页 |
附录3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