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视频内容完整性认证的半脆弱水印技术研究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2-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4-16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14-15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5-16页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第二章 视频完整性认证与数字水印技术 | 第18-28页 |
2.1 引言 | 第18页 |
2.2 视频完整性认证技术 | 第18-21页 |
2.2.1 数字签名技术 | 第18-20页 |
2.2.2 数字水印技术 | 第20-21页 |
2.3 视频水印分类 | 第21-24页 |
2.3.1 按水印载体分类 | 第21-23页 |
2.3.2 按水印特性分类 | 第23页 |
2.3.3 按水印可见性分类 | 第23-24页 |
2.4 视频水印应用 | 第24-25页 |
2.5 视频水印评价指标 | 第25-27页 |
2.5.1 水印容量 | 第25页 |
2.5.2 不可见性 | 第25-26页 |
2.5.3 鲁棒性 | 第26-27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准确定位篡改区域的半脆弱水印算法研究 | 第28-45页 |
3.1 引言 | 第28-29页 |
3.2 基于多特征的半脆弱视频水印算法 | 第29-36页 |
3.2.1 多特征提取算法 | 第30-32页 |
3.2.2 水印置乱算法 | 第32-34页 |
3.2.3 水印嵌入算法 | 第34-35页 |
3.2.4 水印提取与篡改定位 | 第35-36页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43页 |
3.3.1 水印容量 | 第37页 |
3.3.2 水印的不可见性 | 第37-39页 |
3.3.3 水印的鲁棒性 | 第39-40页 |
3.3.4 定位篡改区域 | 第40-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四章 用于内容特征恢复的视频水印算法研究 | 第45-61页 |
4.1 引言 | 第45-46页 |
4.2 压缩感知技术 | 第46-49页 |
4.2.1 信号稀疏表示 | 第47-48页 |
4.2.2 编码测量 | 第48页 |
4.2.3 重构算法 | 第48-49页 |
4.3 基于压缩感知的视频特征恢复水印算法 | 第49-55页 |
4.3.1 视频内容特征提取 | 第50-52页 |
4.3.2 置乱处理 | 第52页 |
4.3.3 生成水印 | 第52-53页 |
4.3.4 水印嵌入 | 第53-54页 |
4.3.5 认证定位与内容特征恢复 | 第54-55页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5-60页 |
4.4.1 水印容量 | 第55页 |
4.4.2 不可见性 | 第55-56页 |
4.4.3 抵抗常规处理 | 第56-58页 |
4.4.4 认证与恢复 | 第58-6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5.1 结论 | 第61页 |
5.2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