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民用建筑论文--居住建筑论文--传统住宅(民居)论文

云南汉式合院民居构架类型及建造逻辑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目的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国外对民居建筑的理论研究第13-14页
        1.2.2 我国古建筑营造技艺的探索第14-18页
    1.3 研究主要内容第18-20页
        1.3.1 汉式合院民居大木构架类型第18-19页
        1.3.2 汉式合院民居木构核心技术第19页
        1.3.3 汉式合院民居匠作体系及影响因素第19-20页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20-21页
第二章 云南汉式合院民居营造技艺的历史溯源第21-27页
    2.1 云南汉式合院民居形成的历史文化沉淀第21-23页
        2.1.1 云南独特的文化背景第21-23页
        2.1.2 云南汉式合院民居的地域性分布及营造体系第23页
    2.2 云南汉式合院民居结构构架的适应性第23-26页
        2.2.1 环境适应性第24-25页
        2.2.2 文化适应性第25-26页
        2.2.3 技术适应性第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云南汉式合院民居的构架类型及特征第27-83页
    3.1 滇西汉式合院民居构架类型及特点第27-48页
        3.1.1 大理合院民居第27-38页
        3.1.2 丽江合院民居第38-44页
        3.1.3 腾冲合院民居第44-48页
    3.2 滇南汉式合院民居构架类型及特点第48-62页
        3.2.1 建水合院民居第48-56页
        3.2.2 石屏合院民居第56-62页
    3.3 滇中地区汉式合院构架类型及特点第62-80页
        3.3.1 昆明合院民居第62-66页
        3.3.2 玉溪合院民居第66-75页
        3.3.3 会泽合院民居第75-80页
    3.4 本章小结第80-83页
第四章 云南汉式合院民居的大木作营造技艺第83-113页
    4.1 传统匠作体系中榫卯的营造技艺第83-95页
        4.1.1 通海匠系的榫卯形式及其特点第83-89页
        4.1.2 剑川匠系的榫卯形式及其特点第89-95页
    4.2 大木匠作技术核心第95-104页
        4.2.1 常用大木匠作工具第95-100页
        4.2.2 画线符号方式第100-101页
        4.2.3 大木作营建中的设计理念第101-104页
    4.3 大木匠作营造过程第104-111页
        4.3.1 备料第104-105页
        4.3.2 择址定位第105页
        4.3.3 打地基第105-107页
        4.3.4 大木构件加工制作第107页
        4.3.5 组装屋架第107-111页
    4.4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第五章 云南汉式合院民居的结构构架异同及影响因素第113-131页
    5.1 汉式合院民居结构构架的对比分析第113-124页
        5.1.1 平面布局形式对比第113-115页
        5.1.2 构架构造特点对比第115-121页
        5.1.3 屋顶构筑形式对比第121-124页
    5.2 影响因素第124-129页
        5.2.1 少数民族的影响第124-127页
        5.2.2 与中原官式建筑做法比较第127-128页
        5.2.3 江南建筑的影响第128-129页
    5.3 本章小结第129-131页
第六章 结论第131-137页
    6.1 云南汉式合院民居构架类型与分布第131页
    6.2 云南汉式合院民居构架差异性特征第131-133页
    6.3 云南汉式合院民居构架建造的技术手段第133-135页
    6.4 云南汉式合院民居传统建筑技艺现状第135-137页
致谢第137-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3页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实践第143-145页
附录B:调研工作记录第145-147页
附录C:部分手绘及测绘手稿第147-149页
附录D:部分采访记录第149-151页
附录E:通海工匠张运连师傅建房料表部分手稿第151-153页
附录F:部分田野工作及受访者记录第153-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耐水性建筑调湿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下一篇:开放、共享理念下大学城公共空间设计研究--以呈贡“大学城”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