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概述 | 第8-9页 |
1.2 混合分代网络编码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网络编码技术 | 第12-27页 |
2.1 网络编码原理 | 第12-15页 |
2.1.1 网络流图基本概念 | 第12-14页 |
2.1.2 网络编码基本原理 | 第14-15页 |
2.2 网络编码构造算法 | 第15-16页 |
2.3 线性网络编码 | 第16-21页 |
2.3.1 随机线性网路编码 | 第19-21页 |
2.4 网络编码的优缺点 | 第21-22页 |
2.5 网络编码在P2P中的应用 | 第22-25页 |
2.5.1 无分代网络编码 | 第22-24页 |
2.5.2 代内网络编码 | 第24-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混合分代网络编码的成功译码概率分析 | 第27-39页 |
3.1 混合分代网络编码基本原理 | 第27-28页 |
3.2 混合分代网络编码的编码过程 | 第28-31页 |
3.3 混合分代网络编码的解码过程 | 第31-34页 |
3.4 混合分代网络编码的性能分析 | 第34-38页 |
3.4.1 混合分代网络编码的数学分析 | 第34-35页 |
3.4.2 混合分代网络编码的成功译码概率性能分析 | 第35-38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混合分代网络编码的时延性能分析 | 第39-47页 |
4.1 混合分代网络编码两种冗余数据包添加方式 | 第39-40页 |
4.2 两种冗余度添加方式的解码时延比较 | 第40-43页 |
4.2.1 末尾集中冗余数据包添加方式解码时延计算 | 第41页 |
4.2.2 分布式冗余编码包添加方式解码时延计算方法 | 第41-43页 |
4.3 仿真与分析 | 第43-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五章 改进的冗余数据包添加方式 | 第47-58页 |
5.1 冗余编码数据包对网络编码的影响 | 第47-50页 |
5.2 改进的冗余数据包添加方式 | 第50-52页 |
5.3 改进冗余数据包添加方式的仿真分析 | 第52-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63-64页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