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恋爱、家庭、婚姻论文

鲁西南农村青年女性的婚恋与家庭--基于四合村外出打工女性的调查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言第13-28页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选题意义第13-15页
        一、研究缘起第13-14页
        二、选题意义第14-15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5-23页
        一、关于农村打工女性的婚恋研究第15-20页
        二、农村女性的家庭研究第20-22页
        三、相关理论综述第22-23页
    第三节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第23-25页
        一、分析框架第23-24页
        二、主要内容第24页
        三、研究视角说明第24-25页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第25-28页
        一、调查点介绍与研究对象第25-26页
        二、研究方法第26-27页
        三、概念界定第27-28页
第二章 村庄介绍与“过渡的女工”第28-42页
    第一节 村庄的历史与变迁第28-35页
        一、调查地的现状第28-30页
        二、调查地的历史第30-34页
        三、研究对象的成长环境第34-35页
    第二节 家庭劳动力第35-36页
    第三节 农业收入与工厂需求第36-39页
    第四节 短暂的女工经历第39-42页
第三章 择偶范围、中介与标准第42-52页
    第一节 择偶范围与地域:村落的刻板印象第42-45页
    第二节 择偶方式:“媒婆”的历史变迁第45-47页
        一、媒人的历史变化第45-46页
        二、一个媒人的自述:跨越村庄性第46-47页
    第三节 择偶标准与“过日子”第47-51页
        一、择偶的偏重因素第48-50页
        二、乡村的“例外”——特殊家庭类型下子女的选择第50-51页
    第四节 小结第51-52页
第四章 确立恋爱关系与婚姻缔结第52-62页
    第一节 恋爱关系的确立第53-54页
    第二节 婚姻缔结第54-60页
        一、个人及家庭第55-59页
        二、亲友、邻里的参与第59-60页
    第三节 小结第60-62页
第五章 家庭关系与经营第62-74页
    第一节 生育与家庭生命周期第63-67页
    第二节 男孩的意义第67-69页
    第三节 家庭关系的处理与社会网络的建构第69-73页
        一、“近门子”和街坊、邻里关系第69-70页
        二、与娘家的关系第70-71页
        三、与婆家的关系第71-73页
    第四节 小结第73-7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第74-80页
    第一节 对女性主义的再认识第74-77页
        一、祖孙三代——奶奶、婆婆与儿媳的故事第75-76页
        二、社会性别的女性化第76-77页
        三、外出打工农村青年女性的婚恋与家庭第77页
    第二节 打工经济对女性的影响第77-79页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第79-80页
参考文献第80-84页
附录第84-87页
致谢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州市荔湾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论闭海半闭海国家海上搜救合作的法律机制--兼论南海搜救区域合作法律机制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