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金铂和金钯双金属纳米材料的高压水热可控合成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8页
    1.1 双金属纳米材料概述第10-15页
        1.1.1 双金属纳米材料的组成第11-12页
        1.1.2 双金属纳米材料的结构第12-13页
        1.1.3 双金属纳米材料的尺寸第13-14页
        1.1.4 双金属纳米粒子的形貌第14-15页
    1.2 双金属纳米材料的应用第15-20页
        1.2.1 多相催化第16-17页
        1.2.2 半均相催化第17-19页
        1.2.3 电化学催化第19-20页
    1.3 双金属纳米粒子的液相合成方法第20-26页
        1.3.1 共还原法第21-22页
        1.3.2 种子生长法第22-24页
        1.3.3 热分解法第24-25页
        1.3.4 置换反应法第25-26页
        1.3.5 其他方法第26页
    1.4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第26-28页
第二章 花状金铂纳米粒子的高压水热可控合成第28-43页
    2.1 引言第28-29页
    2.2 实验部分第29-30页
        2.2.1 实验试剂第29页
        2.2.2 实验仪器第29页
        2.2.3 花状金铂纳米粒子的制备第29页
        2.2.4 花状金铂纳米粒子的测量第29-30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0-42页
        2.3.1 花状金铂纳米粒子的合成第30-33页
        2.3.2 CTAC浓度的影响第33-36页
        2.3.3 前驱体浓度比的影响第36-38页
        2.3.4 系统压力的影响第38-40页
        2.3.5 前驱体总浓度的影响第40-42页
    2.4 小结第42-43页
第三章 双六棱锥形金钯纳米粒子的高压水热可控合成第43-55页
    3.1 引言第43-44页
    3.2 实验部分第44-45页
        3.2.1 实验试剂第44页
        3.2.2 实验仪器第44页
        3.2.3 双六棱锥形金钯纳米粒子的制备第44页
        3.2.4 双六棱锥形金钯纳米粒子的测量第44-4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5-54页
        3.3.1 双六棱锥形金钯纳米粒子的合成第45-48页
        3.3.2 反应温度的影响第48-50页
        3.3.3 不同前驱体浓度比的影响第50-52页
        3.3.4 初始压力的影响第52页
        3.3.5 PVP浓度的影响第52-54页
    3.4 小结第54-55页
总结与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附件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共轭聚合物荧光传感器的合成与性能
下一篇:基于侧链修饰的卟啉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