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说明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3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离子识别 | 第12-15页 |
1.2.1 荧光传感器 | 第13页 |
1.2.2 光诱导电子转移(PET) | 第13-14页 |
1.2.3 分子内电荷转移(ICT) | 第14页 |
1.2.4 能量转移(ET) | 第14-15页 |
1.2.5 化学反应型 | 第15页 |
1.3 共轭聚合物的概述 | 第15-18页 |
1.3.1 共轭聚合物的种类 | 第15-16页 |
1.3.2 共轭聚合物的应用 | 第16-17页 |
1.3.3 共轭聚合物的信号放大机理 | 第17-18页 |
1.4 共轭聚合物在荧光传感器中的应用 | 第18-28页 |
1.4.1 阴离子荧光传感器 | 第18-20页 |
1.4.2 金属离子荧光传感器 | 第20-26页 |
1.4.3 生物分子荧光传感器 | 第26-28页 |
1.5 2-硫代海因化合物的概述 | 第28-30页 |
1.6 脲基类传感器的概述 | 第30-31页 |
1.7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 第31-33页 |
1.7.1 研究意义 | 第31-32页 |
1.7.2 研究内容 | 第32页 |
1.7.3 论文创新点 | 第32-33页 |
第二章 2-硫代海因取代聚苯撑乙炔的合成及离子识别性能 | 第33-53页 |
2.1 引言 | 第3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3-38页 |
2.2.1 原料与试剂 | 第33-34页 |
2.2.2 分析与测试 | 第34页 |
2.2.3 单体1的合成与表征 | 第34-35页 |
2.2.4 单体2的合成与表征 | 第35-36页 |
2.2.5 聚合物poly(1)的合成与表征 | 第36页 |
2.2.6 聚合物 poly(1)的离子识别实验 | 第36-3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8-52页 |
2.3.1 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38-42页 |
2.3.2 聚合物poly(1)的合成与表征 | 第42-44页 |
2.3.3 聚合物poly(1)的阴离子识别性能 | 第44-48页 |
2.3.4 聚合物poly(1)的阳离子识别性能 | 第48-5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三章 含 2-硫代海因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其生物分子的识别 | 第53-70页 |
3.1 引言 | 第53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3-57页 |
3.2.1 原料与试剂 | 第53-54页 |
3.2.2 分析与测试 | 第54页 |
2.2.3 单体3的合成与表征 | 第54-55页 |
3.2.4 单体4的合成与表征 | 第55-56页 |
3.2.5 聚合物poly(2)的合成与表征 | 第56页 |
3.2.6 聚合物poly(2)的离子识别实验 | 第56-57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7-69页 |
3.3.1 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57-61页 |
3.3.2 聚合物poly(2)的合成与表征 | 第61-63页 |
3.3.3 聚合物poly(2)对金属离子的识别性能 | 第63-65页 |
3.3.4 过氧化氢和葡萄糖的识别应用 | 第65-6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四章 含脲基的共轭聚合物的合成及其pH识别 | 第70-81页 |
4.1 引言 | 第7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0-73页 |
4.2.1 原料与试剂 | 第70-71页 |
4.2.2 分析与测试 | 第71页 |
4.2.3 单体5的合成与表征 | 第71-72页 |
4.2.4 聚合物poly(3)的合成与表征 | 第72页 |
4.2.5 聚合物poly(3)的pH识别实验 | 第72-7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3-79页 |
4.3.1 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73-75页 |
4.3.2 聚合物poly(3)的合成与表征 | 第75-77页 |
4.3.3 聚合物poly(3)的pH识别性能 | 第77-7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9-81页 |
结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附件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