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专利法论文

专利权质押融资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10-12页
    一、研究意义第10页
    二、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0-12页
第一章 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概念和特点第12-17页
    一、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必要性第12-13页
    二、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概念第13页
    三、专利权质押融资的特点第13-15页
        (一)涉及多方的民事活动第13-14页
        (二)合同的质押物具有财产权属性第14页
        (三)近似于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第14-15页
        (四)债权人可就专利权享有优先受偿权第15页
    四、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意义第15-16页
        (一)符合我国知识产权发展战略的客观需要第15页
        (二)拓宽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渠道第15-16页
        (三)为金融机构提供新的业务来源第16页
    五、本章小结第16-17页
第二章 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比较研究第17-25页
    一、国外先进经验第17-21页
        (一)美国经验第17-18页
        (二)日本经验第18-19页
        (三)韩国经验第19-20页
        (四)国际组织经验第20-21页
    二、国内试点经验第21-24页
        (一)北京模式第21-22页
        (二)上海模式第22-23页
        (三)武汉模式第23-24页
    三、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法经济学分析第25-34页
    一、专利权质押融资的内在矛盾第25-27页
        (一)供给—需求矛盾第25页
        (二)成本—能力矛盾第25-26页
        (三)风险—收益矛盾第26-27页
        (四)政策—市场矛盾第27页
    二、专利权估值的方法第27-29页
        (一)重置成本法第27-28页
        (二)市场价格法第28页
        (三)贴现收益法第28页
        (四)期权估值法第28-29页
        (五)边际效益法第29页
        (六)综合评估法第29页
    三、专利权质押融资价值的法经济学分析第29-33页
        (一)专利权质押融资成本的法律因素第30页
        (二)法律约束的外部性第30-32页
            1、法律约束的正外部性第30-31页
            2、法律约束的负外部性第31-32页
        (三)法律结构第32-33页
    四、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模式建构第34-40页
    一、政府第34-36页
        (一)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第34页
        (二)搭建各类推介平台和交易平台第34-35页
        (三)建立信用增强和风险补偿机制第35-36页
        (四)建立高质量的价值评估制度第36页
    二、银行第36-38页
        (一)重视贷前调查工作第36-37页
        (二)严控贷款授信条件第37页
        (三)紧跟贷后管理工作第37-38页
    三、企业第38页
        (一)规范企业专利权申请条件第38页
        (二)吸引优质担保公司参与第38页
    四、本章小结第38-40页
第五章 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机制创新和法律制度完善第40-45页
    一、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机制创新第40-42页
        (一)专利权的集合抵押担保制度第40页
        (二)专利权质押融资保险制度第40-41页
        (三)创新风险投资机构参与的多方机制第41页
        (四)成立政策性的“知识银行”第41-42页
    二、专利权质押融资的法律完善第42-44页
        (一)解决法律间的内在冲突第42-43页
        (二)扩大质押物的适用空间第43-44页
        (三)完善质押物的处置方式第44页
    三、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六章 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中心对专利权质押融资影响第45-49页
    一、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中心发展现状第45页
    二、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中心在专利权质押融资中的作用第45-47页
    三、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中心发展建议第47-48页
    四、本章小结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结论第52-53页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3-54页
致谢第54-55页
附件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关联企业破产中实质合并的制度构建
下一篇:网络团购合同中意思表示错误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