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3-33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6页 |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6-26页 |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第26-29页 |
| 1.4 研究方法 | 第29-32页 |
| 1.5 创新说明 | 第32-33页 |
|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逻辑框架 | 第33-49页 |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33-34页 |
| 2.2 肉羊产业效益与产品质量的理论分析 | 第34-39页 |
| 2.3 肉羊产业组织的理论分析 | 第39-43页 |
| 2.4 肉羊产业组织影响效益与质量的机理分析 | 第43-46页 |
| 2.5 肉羊产业组织运行机制 | 第46-48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三章 中国肉羊产业发展历史、现状与组织特征 | 第49-70页 |
| 3.1 中国肉羊产业发展历史 | 第49-54页 |
| 3.2 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 第54-63页 |
| 3.3 肉羊产业组织特征 | 第63-68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第四章 基于生产要素充分利用的肉羊家庭经营分析 | 第70-82页 |
| 4.1 肉羊家庭经营的概念 | 第70页 |
| 4.2 肉羊家庭经营的优势 | 第70-72页 |
| 4.3 肉羊家庭经营的分化 | 第72-77页 |
| 4.4 肉羊家庭经营面临的问题 | 第77-81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 第五章 基于标准化规模养殖的肉羊企业化经营分析 | 第82-96页 |
| 5.1 肉羊养殖合作社 | 第82-88页 |
| 5.2 公司制肉羊养殖 | 第88-94页 |
| 5.3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 第六章 基于产品差异化与价值提升的肉羊屠宰加工分析 | 第96-107页 |
| 6.1 肉羊屠宰加工组织形式及其影响因素 | 第96-98页 |
| 6.2 肉羊屠宰加工发展不同阶段 | 第98-101页 |
| 6.3 肉羊屠宰加工的效益与质量 | 第101-106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 第七章 基于产业链延伸与价值链提升的肉羊产业纵向协作分析 | 第107-125页 |
| 7.1 纵向协作的基本形式与运行机制 | 第107-109页 |
| 7.2 纵向协作形式对效益与质量的影响分析 | 第109-114页 |
| 7.3 纵向协作形式的决定 | 第114-116页 |
| 7.4 肉羊产业纵向协作的实证分析 | 第116-124页 |
| 7.5 本章小结 | 第124-125页 |
| 第八章 基于多种效应整合的肉羊产业集聚分析 | 第125-145页 |
| 8.1 肉羊产业集聚特征 | 第125-132页 |
| 8.2 肉羊产业集聚的理论分析 | 第132-135页 |
| 8.3 肉羊产业集聚的效益与质量效应分析 | 第135-144页 |
| 8.4 本章小结 | 第144-145页 |
| 第九章 产业组织对肉羊养殖效益与质量控制影响的计量分析 | 第145-166页 |
| 9.1 数据来源与样本基本情况 | 第145-150页 |
| 9.2 产业组织对肉羊养殖效益影响的计量分析 | 第150-157页 |
| 9.3 产业组织对肉羊质量控制影响的计量分析 | 第157-164页 |
| 9.4 本章小结 | 第164-166页 |
| 第十章 提升肉羊产业组织效益与质量的运行机制优化分析 | 第166-172页 |
| 10.1 提升肉羊产业主体组织效益与质量的运行机制优化分析 | 第166-168页 |
| 10.2 提升肉羊产业纵向协作效益与质量的运行机制优化分析 | 第168-170页 |
| 10.3 提升肉羊产业集聚效益与质量的运行机制优化分析 | 第170页 |
| 10.4 本章小结 | 第170-172页 |
| 第十一章 主要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172-177页 |
| 11.1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72-173页 |
| 11.2 完善肉羊产业组织、促进效益与质量提升的对策建议 | 第173-176页 |
| 11.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76-1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77-187页 |
| 附录 | 第187-194页 |
| 致谢 | 第194-196页 |
| 个人简介 | 第196-1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