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

基于非负矩阵分解和神经网络的心肺音分离方法研究与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6-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6-1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第18-20页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论文的结构安排第19-20页
    1.4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二章 非负矩阵分解及自回归正则化非负矩阵分解第21-33页
    2.1 非负矩阵分解的原理第21-25页
        2.1.1 标准非负矩阵分解的提出第21页
        2.1.2 非负矩阵分解的模型第21-22页
        2.1.3 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NMF算法第22-23页
        2.1.4 基于欧氏距离的NMF算法第23-24页
        2.1.5 基于散度偏差的NMF算法第24-25页
    2.2 NMF的发展算法第25-28页
        2.2.1 局部非负矩阵分解第25-26页
        2.2.2 约束非负矩阵分解第26页
        2.2.3 图表正则化非负矩阵分解第26-27页
        2.2.4 判别非负矩阵分解第27-28页
    2.3 自回归模型第28-29页
        2.3.1 自回归模型的定义第28页
        2.3.2 AR模型的状态空间形式第28页
        2.3.3 AR模型的求解第28-29页
    2.4 自回归正则化非负矩阵分解第29-32页
        2.4.1 ARNMF的模型第29-30页
        2.4.2 ARNMF算法的步骤第30-31页
        2.4.3 二阶ARNMF算法的乘法更新规则第31-32页
    2.5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基于ARNMF的心肺音分离应用第33-47页
    3.1 理论准备第33-34页
        3.1.1 短时傅里叶变换及其逆变换第33页
        3.1.2 频域带通滤波第33-34页
        3.1.3 信噪比做评估测度第34页
        3.1.4 降采样第34页
        3.1.5 混合信号合成模型第34页
    3.2 心肺音分离算法方案流程第34-36页
    3.3 心肺音分离的仿真实验第36-46页
        3.3.1 实验数据第36-37页
        3.3.2 实验过程第37-41页
        3.3.3 实验分析第41-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长短期记忆网络和时间持续隐马尔科夫模型相结合的混合信号分割分离方法第47-56页
    4.1 长短期记忆网络第47-49页
        4.1.1 递归神经网络第47-48页
        4.1.2 长短期记忆网络第48-49页
        4.1.3 LSTM的训练算法第49页
    4.2 隐马尔科夫模型第49-52页
        4.2.1 隐马尔科夫模型第49-50页
        4.2.2 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基本问题及解决第50-52页
    4.3 时间持续的隐马尔科夫模型第52-54页
        4.3.1 时间持续的隐马尔科夫模型的提出第52页
        4.3.2 DHMM的定义第52-54页
    4.4 LSTM和DHMM相结合的混合信号分割分离方法的提出第54-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五章 LSTM和DHMM相结合的混合信号分割分离方法在心肺音分离上的应用第56-68页
    5.1 理论准备第56-57页
        5.1.1 心音周期组成第56-57页
        5.1.2 同态包络谱第57页
    5.2 心肺音分离方案设计流程第57-60页
    5.3 心肺音分离算法的仿真实验第60-67页
        5.3.1 实验平台第60页
        5.3.2 实验数据第60页
        5.3.3 实验过程第60-64页
        5.3.4 实验结果第64-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结论和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第74-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非线性变换和脉冲噪声稳健的新型相关系数
下一篇:不应期对可激发网络的临界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