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食品安全强制责任险的基础理论 | 第17-22页 |
2.1 食品安全强制责任险的概念 | 第17-18页 |
2.2 食品安全强制责任险的特征 | 第18-20页 |
2.2.1 强制性 | 第18-19页 |
2.2.2 社会公益性 | 第19页 |
2.2.3 保护第三人利益 | 第19-20页 |
2.3 食品安全强制责任险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2.3.1 公共强制理论 | 第20-21页 |
2.3.2 公共利益优先原则 | 第21页 |
2.3.3 无过错责任 | 第21-22页 |
第3章 食品安全强制责任险制度构建的必要性及其可行性 | 第22-29页 |
3.1 食品安全强制责任险制度构建的必要性 | 第22-25页 |
3.1.1 有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 第22页 |
3.1.2 分担食品生产经营者风险 | 第22-23页 |
3.1.3 改善食品保险行业现状 | 第23-24页 |
3.1.4 缓解政府食品安全责任压力 | 第24-25页 |
3.1.5 保障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 第25页 |
3.2 食品安全强制责任险制度建构的可行性 | 第25-29页 |
3.2.1 市场需求巨大 | 第25-26页 |
3.2.2 实践经验成熟 | 第26-27页 |
3.2.3 相似制度借鉴 | 第27-28页 |
3.2.4 舆论优势推动 | 第28-29页 |
第4章 食品安全强制责任险制度构建的总体思路 | 第29-34页 |
4.1 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 | 第29-31页 |
4.1.1 保障受害人原则 | 第29-30页 |
4.1.2 基本补偿原则 | 第30页 |
4.1.3 均衡保护原则 | 第30-31页 |
4.2 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的立法模式 | 第31-32页 |
4.2.1 现有立法模式观点评价 | 第31-32页 |
4.2.2 立法模式下的应然选择 | 第32页 |
4.3 食品安全强制责任险的运作模式 | 第32-34页 |
4.3.1 现有运行模式观点评价 | 第32-33页 |
4.3.2 运行模式下的应然选择 | 第33-34页 |
第5章 构建食品安全强制责任险的具体设计 | 第34-46页 |
5.1 保险主体的类型化界定 | 第34-36页 |
5.1.1 保险人 | 第34页 |
5.1.2 受害人 | 第34-35页 |
5.1.3 投保人 | 第35-36页 |
5.2 强制投保的实施方式 | 第36-37页 |
5.3 保险责任的厘定 | 第37-41页 |
5.3.1 责任范围 | 第37-38页 |
5.3.2 免责事由 | 第38-40页 |
5.3.3 责任限额 | 第40-41页 |
5.4 保险费率的设定 | 第41-43页 |
5.4.1 保险费率的设定原则 | 第41-42页 |
5.4.2 基准费率与浮动机制 | 第42页 |
5.4.3 地区性差异因素 | 第42-43页 |
5.5 保险理赔的安排 | 第43-44页 |
5.5.1 明确事故责任 | 第43页 |
5.5.2 赋予受害人直接请求权 | 第43-44页 |
5.6 辅助机制的建立 | 第44-46页 |
5.6.1 救助基金的制度定位 | 第44页 |
5.6.2 救助基金的具体内容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