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八种常绿针叶乔木树种绿量的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引言 | 第13-18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3-14页 |
1.2 绿量的概念 | 第14页 |
1.3 叶面积指数的概念 | 第14-15页 |
1.4 叶幕的概念 | 第15页 |
1.5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5.1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5.2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8页 |
2 研究地概况及研究树种概况 | 第18-24页 |
2.1 研究地概况 | 第18-20页 |
2.1.1 地理位置 | 第18页 |
2.1.2 地形地貌 | 第18页 |
2.1.3 气候 | 第18-19页 |
2.1.4 土壤类型 | 第19页 |
2.1.5 水文 | 第19页 |
2.1.6 植被特点 | 第19-20页 |
2.2 研究树种概况 | 第20-24页 |
2.2.1 油松的生长特性及生态习性 | 第20页 |
2.2.2 樟子松的生长特性及生态习性 | 第20-21页 |
2.2.3 杜松的生长特性及生态习性 | 第21页 |
2.2.4 白皮松的生长特性及生态习性 | 第21页 |
2.2.5 华山松的生长特性及生态习性 | 第21-22页 |
2.2.6 青杄的生长特性及生态习性 | 第22页 |
2.2.7 侧柏的生长特性及生态习性 | 第22-23页 |
2.2.8 圆柏的生长特性及生态习性 | 第23-24页 |
3 研究方法及调查内容 | 第24-26页 |
3.1 样地的选择 | 第24页 |
3.2 调查方法 | 第24页 |
3.3 样本的测量 | 第24-25页 |
3.3.1 测量内容及记录 | 第24页 |
3.3.2 测量前准备工作 | 第24-25页 |
3.3.3 所需数据的测定 | 第25页 |
3.4 技术路线 | 第25-26页 |
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26-74页 |
4.1 八种树种叶面积测量结果 | 第26页 |
4.2 叶面积指数的计算 | 第26-27页 |
4.3 树冠的立体几何图形及体积计算方程 | 第27-28页 |
4.4 八种树种绿量的计算及建模过程 | 第28-74页 |
4.4.1 油松绿量的计算及建模过程 | 第28-33页 |
4.4.2 樟子松绿量的计算及建模过程 | 第33-39页 |
4.4.3 杜松绿量的计算及建模过程 | 第39-45页 |
4.4.4 白皮松绿量的计算及建模过程 | 第45-50页 |
4.4.5 华山松绿量的计算及建模过程 | 第50-56页 |
4.4.6 青杄绿量的计算及建模过程 | 第56-62页 |
4.4.7 侧柏绿量的计算及建模过程 | 第62-67页 |
4.4.8 圆柏绿量的计算及建模过程 | 第67-74页 |
5 结论 | 第74-76页 |
6 讨论与展望 | 第76-77页 |
6.1 存在的不足与建议 | 第76页 |
6.2 展望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作者简介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