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光电池论文--太阳能电池论文

TiO2光阳极优化及其吡咯并吡咯二酮和联噻唑类敏化剂性能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9-12页
第1章 前言第12-50页
    1.1 染料敏化太阳能的研究背景第12-14页
    1.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4-16页
        1.2.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电池结构第14-15页
        1.2.2 电池的工作机理第15-16页
    1.3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测试中几个重要的参数第16-18页
        1.3.1 标准光源AM 1.5第16-17页
        1.3.2 单色光转化效率(IPCE)第17页
        1.3.3 Ⅰ-Ⅴ曲线第17-18页
    1.4. 染料敏化剂第18-37页
        1.4.1 钌配合物染料第19-22页
        1.4.2 其它金属配合物染料敏化剂第22-27页
        1.4.3 纯有机染料第27-37页
            1.4.3.1 D-π-A型染料第27-33页
            1.4.3.2 D-A-π-A型染料第33-35页
            1.4.3.3 其他结构的染料敏化剂第35-37页
    1.5 电解质组分第37-39页
        1.5.1 液态电解质第37-38页
        1.5.2 离子液体和准固态电解质第38页
        1.5.3 全固态电解质第38-39页
    1.6 对电极材料第39页
    1.7 纳米晶无机半导体光阳极薄膜第39-48页
        1.7.1 纳米晶二氧化钛半导体研究进展第40-47页
        1.7.2 其他一些光阳极材料第47-48页
    1.8 课题提出和主要研究内容第48-50页
第2章 TiO_2纳米晶半导体电极的制备与表征第50-68页
    2.1 前言第50-51页
    2.2 实验部分第51-53页
        2.2.1 实验原料和设备第51-52页
        2.2.2 实验过程第52-53页
    2.3 光阳极薄膜制备和电池组装第53-54页
        2.3.1 FTO导电玻璃的前处理第53页
        2.3.2 对电极的制备第53页
        2.3.3 二氧化钛光阳极的制备第53页
        2.3.4 电解质组分第53页
        2.3.5 电池的组装第53-54页
    2.4 结果和讨论第54-66页
        2.4.1 球状纳米颗粒的合成和结构特征以及光伏性能表征第54-61页
        2.4.2 TiO_2纳米棒的合成和结构特性以及光伏性能表征第61-66页
        2.4.3 两种不同类型的浆料之间比较第66页
    2.5 本章小结第66-68页
第3章 基于D-π-A-π-D吡咯并吡咯二酮敏化剂的合成和性能研究第68-82页
    3.0 前言第68页
    3.1 目标分子第68-69页
    3.2 实验部分第69-73页
        3.2.1 测试仪器及试剂第69页
        3.2.2 合成步骤第69-73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73-80页
        3.4.1 合成讨论第73-75页
        3.4.2 敏化染料的光物理性能第75页
        3.4.3 敏化染料的电化学性能第75-77页
        3.4.4 敏化染料电池的光电性能第77-80页
    3.5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4章 CuInS_2量子点修饰的光阳极在染料敏化电池中的应用第82-95页
    4.1 前言第82-84页
    4.2 目标染料的分子结构第84页
    4.3 染料和量子点的合成第84-85页
        4.3.1 染料BT-C1和BT-C2的合成第84-85页
        4.3.2 量子点的合成第85页
    4.4 染料的紫外-可见光吸收和电化学性能第85-87页
    4.5 CuInS_2量子点的表征第87-89页
    4.6 CuInS_2修饰的光阳极染料敏化电池的光电性能第89-94页
    4.7 本章小结第94-95页
第5章 三苯胺、咔唑及吲哚啉给体的联噻唑染料敏化剂的性能研究第95-116页
    5.1 前言第95-97页
    5.2 目标化合物第97页
    5.3 实验部分第97-102页
        5.3.1 测试仪器及试剂第97-98页
        5.3.2 合成步骤第98-102页
    5.4 结果和讨论第102-115页
        5.4.1 合成讨论第102-104页
        5.4.2 染料的光物理性能第104-106页
        5.4.3 电化学性能第106-107页
        5.4.4 染料器件的光电性能测试第107-114页
        5.4.5 电池的交流阻抗第114-115页
    5.9 本章小结第115-116页
第6章 噻吩基团对联噻唑类染料敏化电池光电转换效率的影响第116-127页
    6.1 前言第116页
    6.2 目标化合物第116-117页
    6.3 合成第117-118页
    6.4 讨论第118-126页
        6.4.1 合成讨论第118页
        6.4.2 染料的光物理性能第118-120页
        6.4.3 染料的电化学性能第120-121页
        6.4.4 染料的光伏性能测试第121-123页
        6.4.5 噻吩的引入对于不同给体染料影响不同的原因第123-126页
    6.6 本章小结第126-127页
第7章 结论第127-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43页
附录第143-145页
附图第145-148页
致谢第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东北地区精液异常男性不育患者的遗传学因素分析
下一篇:外场诱导硅酸盐玻璃定向析晶及可控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