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金属材料论文--钢论文--钢的组织与性能论文

基于DP-LIBS分析合金微量成分的关键问题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9-12页
    1.3 全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2页
    1.4 本章小结第12-13页
第2章 实验设备与分析方法第13-30页
    2.1 实验设备第13-20页
        2.1.1 等离子体的形成过程和光谱辐射第13-15页
        2.1.2 激光辐射系统第15-16页
        2.1.3 等离子体信息采集系统和分析系统第16-19页
        2.1.4 时序控制系统第19-20页
    2.2 加热与测温系统第20-24页
        2.2.1 真空炉测温系统设计第20-23页
        2.2.2 加热设备和温度采集设备第23-24页
    2.3 分析方法第24-29页
        2.3.1 绝对强度法第24-25页
        2.3.2 内标分析法第25-26页
        2.3.3 无标样分析法第26-27页
        2.3.4 多变量分析方法第27-29页
    2.4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基于共线DP-LIBS分析合金钢中碳元素的关键问题研究第30-42页
    3.1 实验系统第30-32页
    3.2 C元素分析谱线的选取第32-33页
    3.3 分析环境对C元素的影响第33-34页
    3.4 光谱仪采集延迟时间的影响第34-35页
    3.5 双脉冲两束激光能量配比的影响第35-36页
    3.6 脉冲间隔时间的影响以及等离子体分析第36-38页
    3.7 定量分析和检测限的对比第38-41页
    3.8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基于共线DP-LIBS合金钢液中多元素测量研究第42-54页
    4.1 实验系统第42-43页
    4.2 样本温度的影响第43-46页
    4.3 定量分析第46-52页
        4.3.1 内标法第46-47页
        4.3.2 神经网络改进分析结果第47-52页
    4.4 神经网络在样本温度变化过程中的拓展应用第52-53页
    4.5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54-56页
    5.1 总结第54页
    5.2 展望第54-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作者简介第61-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Al2O3/Ni复合电刷镀层的摩擦学性能与空泡腐蚀性能研究
下一篇:6082超厚板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演变与力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