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论文--水生植物学论文

鄱阳湖湿地沉水植物的分布特征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前言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6页
        1.2.1 国外湖泊湿地沉水植物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2 国内湖泊湿地沉水植物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6-17页
    1.4 技术路线第17页
    1.5 创新点与研究特色第17-19页
第2章 研究区概况第19-22页
    2.1 地理位置第19-20页
    2.2 水文状况第20-21页
    2.3 土壤状况第21页
    2.4 水生植被状况第21-22页
第3章 材料与方法第22-26页
    3.1 研究区的选择与样点设置第22-23页
    3.2 采样方法第23-24页
    3.3 实验方法第24-25页
        3.3.1 水样分析方法第24-25页
        3.3.2 底泥样品分析方法第25页
    3.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第25-26页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26-55页
    4.1 沉水植物种类及分布第26-28页
    4.2 沉水植物群落第28-30页
    4.3 水环境因子分析第30-35页
        4.3.1 p H值第30-31页
        4.3.2 化学需氧量第31-32页
        4.3.3 溶解氧第32页
        4.3.4 总氮第32-33页
        4.3.5 总磷第33-34页
        4.3.6 水环境因子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第34-35页
    4.4 水环境因子时空分布特征分析第35-38页
        4.4.1 春季水环境因子变化第35-36页
        4.4.2 夏季水环境因子变化第36-37页
        4.4.3 秋季水环境因子变化第37页
        4.4.4 冬季水环境因子变化第37-38页
    4.5 底泥环境因子时空变化分析第38-41页
        4.5.1 春季底泥总氮、总磷和有机碳第38-39页
        4.5.2 夏季底泥总氮、总磷和有机碳第39-40页
        4.5.3 秋季底泥总氮、总磷和有机碳第40页
        4.5.4 冬季底泥总氮、总磷和有机碳第40-41页
    4.6 鄱阳湖湿地水土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第41-45页
        4.6.1 春季湿地水土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第41-42页
        4.6.2 夏季湿地水土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第42-43页
        4.6.3 秋季湿地水土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第43-44页
        4.6.4 冬季湿地水土环境因子相关性分析第44-45页
    4.7 沉水植物分布与水土环境因子关系研究第45-55页
        4.7.1 春季影响沉水植物分布关键因子分析第46-48页
        4.7.2 夏季影响沉水植物分布关键因子分析第48-50页
        4.7.3 秋季影响沉水植物分布关键因子分析第50-52页
        4.7.4 冬季影响沉水植物分布关键因子分析第52-55页
第5章 结论与讨论第55-58页
第6章 沉水植物恢复与保护建议第58-61页
    6.1 鄱阳湖湿地沉水植物的变化第58页
    6.2 鄱阳湖湿地沉水植物的恢复策略第58-59页
    6.3 保护与建议第59页
    6.4 研究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附录Ⅰ 鄱阳湖湿地沉水植物调查表第67-68页
附录Ⅱ 野外调查照片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用CRISPR/Cas9建立Nanog-EGFP小鼠胚胎干细胞系及在培养液成分筛选中的应用
下一篇:太赫兹脉冲扫描成像算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