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课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动车组辅助变流器的发展简介 | 第10-13页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CRH380B型动车组电气系统 | 第14-27页 |
2.1 CRH380B型动车组的简介 | 第14-15页 |
2.2 CRH380B型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 | 第15-16页 |
2.3 CRH380B型动车组辅助供电系统 | 第16-18页 |
2.4 CRH380B型动车组配电系统 | 第18-26页 |
2.4.1 交流配电系统 | 第18-20页 |
2.4.2 直流配电系统 | 第20-22页 |
2.4.3 辅助变流器 | 第22-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CRH380B动车组过分相辅助供电系统的运行分析 | 第27-39页 |
3.1 牵引供电系统电分相区概述 | 第27-30页 |
3.1.1 牵引供电系统分相区设置 | 第27-28页 |
3.1.2 电分相方式 | 第28-30页 |
3.2 CRH380B型动车组过分相过程分析 | 第30-34页 |
3.2.1 自动过分相装置 | 第30-31页 |
3.2.2 CRH380B型动车组过分相过程 | 第31-34页 |
3.3 CRH380B动车组过分相时对辅助电气系统的影响分析 | 第34-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CRH380B型动车组过分相时牵引系统的原理研究 | 第39-53页 |
4.1 四象限整流器 | 第39-43页 |
4.1.1 整流电路的数学模型 | 第39-42页 |
4.1.2 整流电路的控制方式 | 第42-43页 |
4.2 中间直流环节 | 第43-45页 |
4.2.1 串联谐振电路 | 第44-45页 |
4.2.2 支撑电容器 | 第45页 |
4.3 牵引逆变器 | 第45-48页 |
4.4 牵引电机 | 第48-52页 |
4.4.1 牵引电机的数学模型 | 第48-51页 |
4.4.2 牵引电机的控制方式 | 第5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CRH380B型动车组辅助变流器设计方案 | 第53-71页 |
5.1 辅助变流器的主电路设计 | 第53-62页 |
5.1.1 输入电路 | 第55-56页 |
5.1.2 开关器件的选择 | 第56-57页 |
5.1.3 变压器 | 第57页 |
5.1.4IGBT的缓冲电路 | 第57-59页 |
5.1.5 输出滤波器 | 第59-62页 |
5.2 辅助变流器的控制策略 | 第62-70页 |
5.2.1 辅助变流器的数学模型 | 第64-68页 |
5.2.2 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策略 | 第68-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仿真与分析 | 第71-91页 |
6.1 Matlab/Simulink简介 | 第71页 |
6.2 CRH380B型动车组过分相时仿真模型搭建 | 第71-76页 |
6.3 CRH380B型动车组过分相时辅助电气系统仿真分析 | 第76-90页 |
本章小结 | 第90-91页 |
结论 | 第91-92页 |
全文总结 | 第91页 |
对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91-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5-96页 |
致谢 | 第96-97页 |
附录m文件程序代码 | 第97-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