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 | 第10-15页 |
1.2.1 红外探测器概述 | 第10-13页 |
1.2.2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4 未来发展趋势 | 第15页 |
1.3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 | 第15-17页 |
1.3.1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读出电路概述 | 第15-16页 |
1.3.2 读出电路的国外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3.3 读出电路的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4 未来发展趋势 | 第17页 |
1.4 论文的目的、意义和工作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读出电路系统设计 | 第19-27页 |
2.1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阵列读出电路系统结构 | 第19-22页 |
2.2 1280×1024读出电路的设计要求 | 第22-23页 |
2.3 1280×1024读出电路的设计难点分析 | 第23-26页 |
2.3.1 读出电路扫描方式 | 第23页 |
2.3.2 时钟方案分析 | 第23-24页 |
2.3.3 阵列非均匀性分析 | 第24-26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数字电路设计与仿真 | 第27-40页 |
3.1 读出电路逻辑控制电路整体概述 | 第27页 |
3.2 中央时序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 第27-32页 |
3.2.1 中央时序控器的电路结构和输入输出接.说明 | 第27-29页 |
3.2.2 中央时序控制器的工作时序和仿真分析 | 第29-31页 |
3.2.3 D触发器的电路结构和仿真分析 | 第31-32页 |
3.3 行选时序控制器的设计和仿真 | 第32-35页 |
3.3.1 行选时序控制器电路结构和输入输出接.说明 | 第32-33页 |
3.3.2 行选时序控制器的工作时序和仿真分析 | 第33-35页 |
3.4 行选通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 | 第35-37页 |
3.4.1 行选通控制器电路结构和输入输出接.说明 | 第35-36页 |
3.4.2 行选通控制器的工作时序和仿真分析 | 第36-37页 |
3.5 列多路选通控制器的设计和仿真 | 第37-39页 |
3.5.1 列多路选通控制器电路结构和输入输出接.说明 | 第37-38页 |
3.5.2 列多路选通控制器的工作时序和仿真分析 | 第38-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模拟电路的设计与仿真 | 第40-53页 |
4.1 读出电路概述 | 第40-43页 |
4.2 积分器运放的设计与仿真 | 第43-45页 |
4.3 输出缓冲电路中buffer的设计与仿真 | 第45-49页 |
4.4 电压基准电路设计与仿真 | 第49-52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1280×1024读出电路整体仿真和版图设计 | 第53-62页 |
5.1 1280×1024读出电路整体仿真分析 | 第53-55页 |
5.2 1280×1024读出电路版图设计 | 第55-61页 |
5.2.1 版图整体布局说明 | 第55-56页 |
5.2.2 时钟树综合 | 第56-58页 |
5.2.3 数字模块版图设计 | 第58-60页 |
5.2.4 总体版图验证 | 第60-6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6.1 结论 | 第62-63页 |
6.2 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