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前言 | 第11-14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1 现实意义 | 第12页 |
1.3.2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1.4 相关概念 | 第12-14页 |
1.4.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第12-13页 |
1.4.2 学校体育 | 第13页 |
1.4.3 体育课程 | 第13页 |
1.4.4 大课间活动 | 第13页 |
1.4.5 课外体育活动 | 第13-14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4-19页 |
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2.1.1 教育公平研究 | 第14页 |
2.1.2 教育均衡发展研究 | 第14-15页 |
2.1.3 场地器材研究 | 第15页 |
2.1.4 体育课程研究 | 第15-16页 |
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2.2.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相关研究 | 第16-17页 |
2.2.2 农村小学体育现状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2.2.3 影响农村小学体育发展因素相关研究 | 第18-19页 |
3 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3.1 研究思路及对象 | 第19-21页 |
3.1.1 研究思路 | 第19-21页 |
3.1.2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3.3.1 文献资料法 | 第21页 |
3.3.2 实地调查法 | 第21页 |
3.3.3 访谈法 | 第21页 |
3.3.4 对比分析法 | 第21-22页 |
3.3.5 问卷调查法 | 第22-23页 |
4 分析与讨论 | 第23-53页 |
4.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涵义及政策推进 | 第23-24页 |
4.1.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涵义 | 第23页 |
4.1.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 | 第23页 |
4.1.3 四川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政策 | 第23-24页 |
4.1.4 泸州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相关政策 | 第24页 |
4.2 天仙镇小学学校体育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分析 | 第24页 |
4.2.1 天仙镇小学的办学理念 | 第24页 |
4.2.2 天仙镇小学均衡发展理念 | 第24页 |
4.2.3 天仙镇小学学校体育均衡发展目标 | 第24页 |
4.3 天仙镇小学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的基本条件分析 | 第24-33页 |
4.3.1 体育经费情况 | 第24-25页 |
4.3.2 体育基础设施情况 | 第25-30页 |
4.3.3 体育师资队伍情况 | 第30-33页 |
4.4 天仙镇小学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后,体育课程变化分析 | 第33-37页 |
4.4.0 天仙镇小学学生情况 | 第33页 |
4.4.1 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均衡发展目标 | 第33页 |
4.4.2 体育课程开课标准向“新课标标准”均衡发展 | 第33-34页 |
4.4.3 体育教师的教学过程向“学有优教”均衡发展 | 第34页 |
4.4.4 体育实践课内容向“丰富多样”的课程内容均衡发展 | 第34-35页 |
4.4.5 体育理论课内容、形式向城市化均衡发展 | 第35页 |
4.4.6 体育课程学习与教学评价趋于“城乡统一化”均衡发展 | 第35-36页 |
4.4.7 天仙镇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后体育课流程图 | 第36-37页 |
4.5 天仙镇小学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后,体育大课间活动变化分析 | 第37-40页 |
4.5.1 体育大课间均衡发展目标 | 第37页 |
4.5.2 体育大课间均衡发展 | 第37-38页 |
4.5.3 体育大课间内容向“四合一”均衡发展 | 第38-39页 |
4.5.4 体育大课间形式“多样化”均衡发展 | 第39页 |
4.5.5 天仙镇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后阳光体育大课间流程图 | 第39-40页 |
4.6 天仙镇小学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后,课外体育活动变化分析 | 第40-45页 |
4.6.1 课外体育活动均衡发展目标 | 第40页 |
4.6.2 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均衡发展 | 第40-41页 |
4.6.3 校外体育活动均衡发展 | 第41-44页 |
4.6.4 天仙镇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后课外体育活动流程图 | 第44-45页 |
4.7 天仙镇小学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后,学生体质变化分析 | 第45-48页 |
4.7.1 2011 —2016年学生体质测试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4.7.2 每年毕业班体育毕业测试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4.7.3 天仙镇小学受益情况 | 第47-48页 |
4.8 天仙镇小学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后,学校体育改进突出点分析 | 第48-50页 |
4.8.1 学校领导重视,提升办学理念,体育设施均衡发展 | 第48页 |
4.8.2 改进师资数量与水平,师资队伍均衡发展。 | 第48页 |
4.8.3 改进课程标准,设特色项目,促体育课程均衡发展 | 第48-49页 |
4.8.4 启用“阳光体育大课间”,使大课间活动均衡发展 | 第49-50页 |
4.8.5 参加体育赛事,增加课后“一小时”,促课外体育活动均衡发展 | 第50页 |
4.9 天仙镇小学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后,学校体育改进基本经验分析 | 第50-52页 |
4.9.1 学校领导重视,积极主动实施政策 | 第50页 |
4.9.2 体育教师职称评定、工资、绩效的公平化 | 第50-51页 |
4.9.3 课程内容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学有所教”转向“学有优教” | 第51页 |
4.9.4 由单一的大课间形式,过渡到“四合一”的阳光体育大课间 | 第51页 |
4.9.5 增加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项目 | 第51页 |
4.9.6 校外体育活动项目的培训,提升学生校外活动积极性 | 第51-52页 |
4.9.7 实施体育毕业测试,进一步加强学生体质的监测 | 第52页 |
4.10 天仙镇小学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后,学校体育改进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52-53页 |
4.10.1 体育场地设施有待提高 | 第52页 |
4.10.2 体育教师学历低,外出学习少,导致专业水平滞后 | 第52-53页 |
4.10.3 缺少校本课程,特色体育课程缺乏理论指导 | 第53页 |
4.10.4 体育赛事活动举办和参加偏少 | 第53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3-57页 |
5.1 结论 | 第53-55页 |
5.1.1 校领导的重视,场地器材达到国家标准,体育课程向“优质均衡”发展 | 第53-54页 |
5.1.2 实施阳光体育大课间、增加课后“一小时”体育活动,促进课外体育活动均衡发展 | 第54页 |
5.1.3 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毕业体育测试政策,学生体质测试成绩逐年上升 | 第54-55页 |
5.1.4 校外体育活动项目增多,学生参加校外体育锻炼的兴趣浓厚 | 第55页 |
5.1.5 体育教师专业知识有待提高,缺乏校代表队训练及开展校内运动会 | 第55页 |
5.2 建议 | 第55-57页 |
5.2.1 建议编写校本教材,为体育课提供理论指导 | 第55页 |
5.2.2 建议增加体育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 | 第55页 |
5.2.3 建议增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建立校代表队 | 第55-56页 |
5.2.4 天仙镇小学学校体育开展基本经验值得推广 | 第56-57页 |
6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7 致谢 | 第59-60页 |
8 附录 | 第60-64页 |